心靈交流道
慧律法師
你如果想得到充實而有品質的溝通,首先就要了解對方。傾聽是你所能提供的,最罕見、最珍貴的禮物。一句慎言,勝過千句解釋。成功的溝通是,表現你的熱情,讓聽眾或觀眾真正的感受到!說自己內心的話,別人會感受到你的真誠。溝通的秘訣就是:(一)尊重別人,對別人的談話感興趣;(二)以誠實、開放的態度介紹自己。失足可以復原,但失言卻無法補救。一雙願意聆聽的耳朵,遠比一張說話的嘴更受歡迎。通往內心深處的路是耳朵。愛的反面不是仇恨,而是漠不關心。千萬不要在爭執中表現出優越感,提出看法時,永遠要保持謙遜。如果你常常不喜歡別人,試試這個簡單的方法:專心找他的優點,你一定會找到幾個的。為什麼在談話中,很少有幾個人是通情達理,令人愉快的?有一個原因是,大家都在想自己要說什麼,很少有人想應該回應對方什麼。十之八九的人,在你真正認識他以後,就變得更可愛了。能讓一個人開懷大笑,你已鋪平了與他之間的友誼大道。不管發生任何事,都不要輕言斷絕關係,憤怒只是一時的。爭論是一種兩個人才能玩的遊戲,它也是一種沒有贏家的奇怪遊戲。有時退讓是必要的。讓路給狗,總比被它咬一口好。一滴蜂蜜比一加侖膽汁更能吸引蒼蠅。與人相處時,切記對方並非理性的生物。我們所面對的是一位充滿情緒與偏見的人,只有給他尊嚴與面子才能打動他的心。刀傷有藥醫,唇槍舌劍之傷無藥醫。嫉妒像一支毒箭,當你射向別人時,也傷害了自己。言語像蜜蜂,有蜜也有刺。一個人的美食可能是另一個人的劇毒。人之可稱讚之點,多於其可鄙視之處。我不贊成你的意見,但我誓死保衛你的發言權。人人都是月亮,都有不願讓人見到的陰暗面。我所要的愛和自由,取決於我給予他人的愛和自由。人若不尊重別人的尊嚴,自己就不能有尊嚴。我們越是感到自由,就越能認同別人的自由。當一個爭論持續太久,則表示雙方都是錯的。出口侮辱他人者,總是把這些難聽的話當作寫在沙上的字,水一沖即散;但受侮辱者卻把這些話當作是刻在銅牆上,一輩子都難以抹滅。當大家的想法都一樣時,就沒有什麼創新想法了。當我們徵詢別人意見時,通常我們心底早就有答案,只是我們不願意承認它罷了!說話的藝術,並不是在最適當的場合說適當的話,而是在緊要的關頭不要說錯話。機智幽默只是談話中的鹽,並非主食。筆的殺傷力往往勝過劍鋒。多言取厭,虛言取薄,輕言取侮。語言和文字是有生命的,它們具備了創造和毀損的能力。人懷敵意的時候,就愚昧昏庸。微笑是我們伸向另一個人內心最短的道路。從自己苦難中學到的經驗,要比別人教的更有用。如果你不給別人自由,你自己也無法得到自由。說話的最高境界,就是讓人不知道你接下去要講的是什麼。要讓人相信你說的話,先要有行動來支撐才行。一句話能溫暖人心,一句話亦能刺傷人心。世界上最好的東西,莫過於我們的善良之舌;而最壞的,也莫過於邪惡之舌。我的風度是貴族的,但我的行為卻是民主的。唯有穿鞋的人才知道鞋的那一處擠腳。言語如箭,一發難收。永遠不要在眾人面前給人勸告。唯有讓自己靜下來時,我們才能真正誠意地細聽別人的生命之歌。恰當的言語,猶如銀匣中的金蘋果。你永遠沒有第二次機會,讓人改變對你的第一印象。幽默與諷刺就有如電燈與閃電,前者始終如一而使人舒適,後者雖耀眼於一時但卻能傷人。年紀漸長之後,我不再關心別人說什麼,我只注意別人做什麼。先別想著要說什麼,要先想想別人會聽什麼。人們的判斷力像手錶,沒有兩隻能夠走得分毫不差,但每個人都是相信自己的。很多人都會爭辯,但不是每個人都會說話。取悅於人並不難,但問題是你能否了解對方的真正好惡。言語是個人學問和品德的衣冠。如果你想成功,你得學會對不同的人作適當的回應。煩惱使我們和世界的每一個人站在一起。肯相信別人的人,比不肯相信別人的人差錯少。試著聆聽別人的心聲,你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態度是你與人見面時最先給人的印象,它的重要不可言喻。開口譏誚人,是輕薄第一件,不唯喪德,亦足傷身。一知半解,適足以歪曲真理;而無知無解,則根本不懂得真理。當人能了解別人的苦時,他自己必是已經飽嘗痛苦的人了。一個人不先了解悲哀,便不會了解喜悅。一個不能了解自己的人,就根本談不上了解別人。一切誤會、猜疑和隔閡均出自於「不了解」。「了解」是一門最艱辛的學科。人們會很樂意聽取忠告,只要這並不違背他的意志。在三種情況下,我們不應該對人們提出建言:當他們疲累時、當他們憤怒時,以及當他們才剛犯下錯誤時。最不喜歡接受忠告的,通常是最需要忠告的人。人們如果認為自己可以解決問題,便不會向他人求助;但當他們請你給一些建議時,或許只是想找人談談。給別人意見之前,先確定自己有這個能力。對於那些你並不尊敬其觀點的人,便不需要與之爭論。讓某人自行其是,通常最容易證明那是錯的作法。大多數人改變意見,是經過觀察,而非爭論。要得到清楚的解答,最好的方法是:把問題問清楚。一個特定的答案強過一大堆泛泛的回答。成功的溝通,在於說明任何一件事情時,都像是這件事從未被提起過。當你學會語言之後,要學的則是你的表達方式。所有的溝通都可視為是一種推銷。所以,想想看:如果一個推銷員賣不出任何東西,難道是顧客的錯嗎?不經思考而發言,如同不經瞄準而射擊。有效的溝通不能擔保成功,但糟糕的溝通肯定招致失敗。機智就好像對話中的調味料。如果用對了字,就不必大吼大叫。大多數日常生活中的摩擦,來自於說話的語調不對。你「怎樣」去說一件事,常會決定你所得到的反應。優秀的說話者,問那些你亟欲回答的問題。你可以從那些和你爭論的人身上學習。永遠在私下時再討論不好的地方。批評自己時,請用理智;批評他人時,多想想他人的感受。只聽從自己聲音的人,他聽到的都是來自愚者的聲音。聰明的人討論一些想法,中等人談論發生的事件,低等人只會說人閑話。聽不到他人的聲音,正是封閉心靈的徵兆。禮貌比粗魯能設下更好的陷阱。說話的藝術包括了適時說出適當的話,以及不該說話的時候能保持沉默。智慧的最佳表徵是能與人溝通無礙。不要因為你不喜歡某人,而忽略了他的好建議。寫作不一定要寫得讓人了解,但一定不要讓人誤解。最好的作者是,用最少的文字表達最多的思想。我們應該騰出頭腦的一角,用以接納朋友們的意見。不要因為別人和你的見解不同便迎頭痛擊,那無異於以現在的你去敲打十年前的你。對於永不改變意見的人,毋需再糾正他的錯誤,反正他明天也不會比今天聰明。贈人以言,重如珠玉;傷人以言,甚於劍戟。勸告朋友要在無人之處,讚揚朋友可在公眾場合。在要說一些事之前,有三件事要考慮:方法、地點、時間。得意時,不可作驕傲語;失意時,不可作激憤語。衣裳可以借穿,格言不能借用;誰也不能取代誰的喜怒哀樂。故公理並非真理。經營愛心,切記:勿以自己的方式付出,而要斟酌對方所需要的方式。如果你眼中只看得到自己,當有一天發生危難時,如何期望別人帶給你溫暖的擁抱。人之所以寂寞,是因為他們不去修橋,反而築牆將自己圍堵起來。只要肯多傾聽一點,彼此關係就會有明顯改善。傾聽是靈魂的養分。說話的人,對自己要有足夠的信心;聽話的人,也要有寬闊的胸襟。千萬記住:你在語氣中所透露的,往往比所講的內容還多。以乖戾態度處世的人,生命永遠都不會美好。不要求別人去做你自己都不想做的事。微笑是與別人親近的橋樑。有了笑,人類的感情便得以溝通。最好的溝通,先從最佳的聆聽開始。不要用決裂的行為,對待所有的關係,因為有時是你錯解了它。所有美好的關係都繫於溝通之上。一句話可以改變人的一生。敵意是幸福人生的毒瘤。它能毀掉心智成長和人性光明面,是人生修持最需留意的一環。偶爾對換個角色,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待週遭所發生的事。笑是仁愛的表現,快樂的泉源。到月亮去不算太遠;我們要走的最大的距離還是在我們之間。傾聽,是一種大多數人仍未培養的藝術。親人也會變成仇敵,如果不善加溝通的話。言語是殺傷感情最烈的武器。別讓自己的善意成為別人的負擔。溝通,說穿了就是某種程度的讓步。向別人傾訴心事需要勇氣,聽別人傾訴心事需要耐性。我要與人講理時,先費三分之一時間考慮自己和要說的話,以三分之二時間考慮對方和他要說的話。使人厭倦的談吐,多數是只顧說到自己;善於談話的人,一定會兼顧到對方。交談中,緘默與謙虛最可貴。一個人沒有談話或聆聽的心境時,不要跟他交談。當自己處於別人的立場時,我們對別人嫉妒與憎惡的感覺會逐漸消失。當別人處於自己的立場時,傲慢與自以為是的感覺也會大大減低。忠告有如雪片,掉得越輕柔,盤據心頭越久,滲入心靈越深。籬笆把人圈在一起,而不是把人分開。懂得交談只有一個訣竅:學習傾聽。如同毛髮根根不同、米谷顆顆互異,世上也沒有完全一致的見解。了解源自溝通,我們也因為了解而發掘通往和平的道路。你穿的合腳鞋,別人穿起來可能會打腳。天下沒有放諸四海皆準的生活準則。人際的交互攝受,修行的彼此砥礪,必須透過愛語才辦得到。假使你討厭某一個人,那就盡你的力量去尋找他的優點吧!因為,無論任何人,都會具有某一方面的優點,只是你忽略了。太陽追不及月亮,黑夜無法超越白晝,它們各在一個軌道上浮游著。想做個受歡迎的溝通者,請先靜靜的聽。說話的方式比說話的後果重要。人與人之間的隔閡,往往在於人太喜歡用言語造門,用心打鎖。美好的關係,都建立在溝通上,而溝通則是以信任為基石。恨不能止恨,愛才能止恨。誤會永遠不能用辯論中止,它需要方法、和解及體諒對方來化解。任何語言,只有在聽者能接受的範圍內才有意義。良好的溝通,要有適當的距離,近距離的口沫橫飛,與長距離的尖聲大叫,都達不到溝通的效果。用自己的是,去批駁別人的不是,別人很少能悅服的。假如你非責備某人不可,那麼不要在背後說他,你最好當面說,而且避免引起他對你的惡感。語言是外在的思想,思想是內在的語言。如果想要別人了解你,你就必須先和他人站在同一位置上。當你有很好的建言時,必須要考慮到別人的自尊。若改變不了別人,就改變自己。兩個人吵架,甲對乙說:「你很主觀。」乙對甲說:「你並不客觀。」主客二觀,無所謂標準,是非永遠存在。能為別人設想者,永不寂寞。多多鼓勵,必定勝於大大責備。不要曲解他人的善意,應當多往好的地方想。微笑的忠告,比嚴峻的斥責效果更好。凡勸人,不可遽指其過,必須先美其長,蓋人喜則言易入,怒則言難入也。傷到別人的自尊心,再好的建議也無效。別人不快樂時,自己少開口,讓別人多說幾句話。平易、明確、周到是說話三大要領。誠懇可以感動人,謙虛可以說服人。被誤解並不是件稀奇的事,想化解所有對自己的誤解,就好比企圖消滅全世界的蟑螂。溝通本身不代表人際關係,只是改進人際關係的工具。沒有誰是為了滿足你的期待才來到世上的,盡管不能滿足你的期待,那也不構成被你批評的理由。否定及責備無法令人改變。就算你是對的,對方是錯的。指責、評斷、評定、批評都不是你的工作。你越有耐心就越能夠接受現狀,不會堅持人生必須完全符合你的期望。我們有許多焦慮和內心的掙扎,都是源自過度忙碌的心靈。謙虛和內心的安寧是攜手同行的。批判別人耗費許多精力,而且還會將你拉離原來的地方,沒有例外。人類所有的問題,都來自人無法單獨靜靜坐在一個房間內。量才適性,終身不憂;取璞守真,終身不悔。信仰令人強壯,疑慮削弱精力。因為信仰本身就是力量。一旦作成決定,也計劃好如何執行,就應完全舍棄對結果的擔憂。人類生存的力量,有一部分來自信仰,完全缺乏信仰,必會導致崩潰。如果無法不畏艱險地尋求真理,怎能稱之為完整的人生?懷疑是所有宗教的一部分,所有的宗教思想家都是懷疑者。能驅動船前進的,不是巨大高聳的帆,而是看不見的風。在孤單中思緒最清明,在騷動中思緒最混亂。煩惱就像嬰兒一樣,有人照顧就越長越大。信心的意思就是——不去煩惱任何東西。生命之美,在於開啟心靈;人生之最,在於心靈教育。靈魂的必需品是不用錢買的。沒有慾望的人,永遠是自由的。一個人如果拒絕獨處的慰藉,那麼他便不會有最充實的內在生活。一個人的目的,不在他的命運裡,而是在他的靈魂中;不在外在的生活環境,而在心靈內部的深處。迷信和無知是覺知事物本然(真理)的巨大障礙。「精神的解脫」是所有人類的職責所在。儀式的作用在讓我們與模糊不清的現代生活,及被睏頓支配的心,做片刻的隔離。瞋怒、恐懼、不滿足並非瑜伽之道,而是俗人之道。我們用獨處來幫助增長正念,而不是為了隔離或逃避。哲學所作的事,宗教都能比它作得更好,而宗教更能作一些哲學簡直不能作的事。清閑無事,坐臥隨心,雖淡飯粗衣,自然有一段佳趣。紛擾不寧,憂患纏身,雖錦袍玉食,只覺得萬般愁苦。當懼怕來敲你心中的大門時,就讓樂觀的信仰去開門吧!人世間最美的事是信心。人對生死大義有所了解,就能活出莊嚴的人生;對信仰有所體認,就能活出希望。迷信的人表示他在人格層面上發生了問題;拒絕信仰的人表示其對人生的無知。無奈和焦慮不安,其原因是缺乏正確的人生信念。唯有透過人生的閱讀和心靈的頓悟,人類的進化與文明才有意義。真正的宗教須有思想與事實;單有思想而無事實,只是哲學;單有事實而無思想,那只是歷史。宗教的主要目的不在於讓人進入天堂,而在於讓天堂進入人的心中。精神力量為現實界帶來了悲憫,悲憫使我們能仁慈地觀照人類處境,捐棄偏見而不妄下批判。佛教不只是生命的理論而已,還是一種生活的方式。高級的宗教,在引發一個人實踐愛和智慧,在隨緣之中不斷省覺,並領悟本體世界的偉大。愈是無明的人,愈缺乏知見,就被迷信的囚牢禁錮得愈嚴重。徹底調伏「我慢」是無上的喜樂。保持覺醒與觀照,脫離「我」、「我所有」的念頭,就能解脫苦。信奉外在的世俗法則,就等於佇立在街燈下,只有在燈光照耀的範圍內是明亮的。但皈依宗教的人,像手上提著燈籠,他一直往前走,光芒就一直在他的前方。把石頭丟進大河,河水並不受到影響。有信仰的人,若因別人的惡評而心亂,他就不是大河,而只是水塘。佛教徒不能只單靠一股熱忱,必須配合法的喜悅,才能安住在自己的崗位上。當死亡襲擊我們的時候,無論子女、父母、親戚或朋友,都幫不上一點忙。有信仰、有智慧的人,深知死亡的意義,而能立即掃淨安心立命的道路。佛陀說:「已經開始過靈性生活的人,就等於已把光帶進幽暗的屋子裡,黑暗即刻被驅散了,只要堅持這種生活,你們的內心,一定能成為一個光明世界。」信仰帶給人生力量,也帶給生命希望。真正的宗教,必能回答最抽像的問題,並且可以從這些答案,來解決人生最實際的問題;同時,在每個人心靈中及人類社會生活中,建立鞏固的精神世界。生命中沒有信仰的人,有如一個沒有羅盤的水手,在浩瀚的大海里隨波逐流。信仰不能由人數的多寡來決定,根本不懂信仰的人,才會以人數來衡量信仰的真實性。行為不正之人,看起來生活似乎過得滿安逸,而純良的人,似乎是過著非常悲苦的生活,但這都只是表面的看法。事實上,前者往往為一點點的小事而心憂,後者則內心常常是平靜。急急忙忙苦中求,寒寒暖暖度春秋;朝朝暮暮營家計,昧昧昏昏白了頭;是是非非何日了,煩煩惱惱幾時休?明明白白一條路(念佛法門),萬萬千千不肯修。佛教的「信」,其重點是建立在知見與了解上,這是由確知而生的堅持,由智慧而生的正見,並不是從盲信而生的信仰。學佛是讓你認識人生的真理,從我們的心裡徹底去覺悟,進而透視境界,於一切時空當中皆放得下。複雜的宗教儀式,把佛教偉大的「覺性教育」變成一種形式,而無益於知見的啟發。佛法之不可思議處乃在於誠心與信心。自在、解脫才是真正的佛法。佛法的真正精神,並不是於外在的宗教儀式上打轉,而是來自於內在的自我覺悟、內觀自省。摘取「法」的花朵,讓佛法的芳香,息滅你一切的痛苦、煩惱。佛法是這個沉淪在無明與不安的世界中,一道最高智慧的明光。如果有人認為學佛是一件辛苦的事,這樣是不對的,因為六道輪迴比學佛更辛苦。一個人無論壽命多長,都應該學而不倦,以學佛為樂才對。金錢化妝你的外表,佛法啟悟你的內在。五官刺激,不是真正的享受,內在安詳,才是下手之處。學佛的孩子不變壞,學佛的老人不癡呆,學佛的少年永不敗。學佛不是對死亡的一種寄託,而是當下就活得自由和超越。佛法是什麼?佛法既現實又超越,既超越又現實。榮辱紛紛滿眼前,不如安分且隨緣,身貧少慮為清福,名重山丘長業冤,淡飯盡堪充一飽,錦衣那得幾千年?世間最大唯生死,白玉黃金盡枉然。把自己的心淨化了,安定了,法就會從你的生命中昇華,顯現,而迸發出你生命的潛力。心若不安,生活就形成對生命的懲罰、作弄與煎熬。信仰是理智的延續,不是感情作用。佛陀的偉大,在使人從生命的根源上得到徹底的救度、解脫。佛是感性與理性昇華到最高點。信仰——如實的接受生命的本身。希望你常對自己說:「聞到了佛法,我是最幸福的人!除此之外,世間沒有更幸福的事了。」有信仰的人最富貴,具道德的人最安樂,肯修行的人最安心,有智慧的人最可敬。有些人把廣大群眾帶向盲目的信仰,造成了許多戰爭和人類的分裂與隔閡。這是不幸,也是知性的破產。盲目的迷信上帝是自我可憐的慰藉,在解脫道上產生不了幫助。生命就像是失去首尾兩頁的稿件,努力找尋這些失落的頁數者,稱為修行人。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更須要宗教與人生觀的啟發。光明、強而有力的人吸引弱者。解除心中之飢渴,不要只是啜飲漂浮於生命湖面的雜草,它只含有少量的水份;移開浮面的雜草,底下存有無盡的水源可以解除你靈性上的渴求。渴思甘露,饑思美食,病思良醫,眾蜂依蜜。我等亦如是,願聞甘露法。醫生能治一切病,不能治命盡之人;佛能度一切人,不能度不信之人。暮鼓晨鐘驚醒紅塵機裡客,經聲佛號喚回苦海夢中人。信為道源功德母,佛法大海唯信能入。眾生迷而不覺,諸佛覺而不迷,世間虛而不實,法性實而不虛。世人重珍寶,我貴剎那靜。金多亂人心,靜見真如性。性空法亦空,十八絕行蹤,但自心無礙,何愁神不通!雖誦千章,不義何益?不如一句,聞可得道。雖誦千言,不義何益?不如一字,聞可得道。憂道不憂貧,為法不為名。達人知是幻,縱損心亦如,諸天不免難,況復此閻浮?須尋無上理,莫更苦踟躇,衣食才方足,不用積盈餘,少欲有涅槃,知足非凡夫,當來無地獄,現在出三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