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自作正見
班迪達大長老開示(2014年12月4日)
一個人獲得財富成就,是佈施善業帶來的必然結果。經典中提到,佈施是一個人自己的救世主,在佈施的時候應該發願,做至善的佈施,這種善願、善思,絕非徒勞無功的,在佈施時,要具足智慧,具足慈悲心,如此發出的善思、善願,將會帶來更加殊勝的善果報。善思使人遠離貪、嗔、癡的煩惱,
使心獲得了清淨;善思帶來善果報,使得佈施人不會面子小。獲得豐衣足食的果報,並非是任何上帝賦予的,也非是梵天天王賦予的,也非是阿拉神主賦予的,或任何其他超級有情賦予的,而是自己的善思所帶來的善果報。明白這個道理,意味著相信善業能夠帶來善果報,這是業自作正見。生而為人,具足業自作正見的智慧,是非常重要的。
業自作正見可比喻為交通樞紐。懂得修習善業將帶來善果報,造作惡業將會遭受惡果報,人就會修習善業,避免造作惡業。這是非常重要的根本智慧。有了這種智慧,就可以選擇生命的方向,做一個名副其實的人,避免造作惡行。如果不能夠避免造作殺生、偷盜等等的惡行,就成為了道德敗壞的人,他自己同時將受到傷害,在今生就會遭受到惡果報的痛苦,更不要說,在未來世,這種惡業會不斷地帶來惡果報,使他自食其果。避免造作惡行,才算是一個名副其實的人。修習善業,將會帶來善果報,造作惡業,將會帶來惡果報,業力是眾生自己真正的財富。有了這樣的智慧,人會非常樂意修習佈施,也會心甘情願地持戒。
具有業自作正見的智慧,就懂得殺生、偷盜、邪淫等等惡行會帶來惡果報。避免造作這些惡行,語行和身行就會是符合道德規範的、是免遭譴責的,此外,如果有慚愧心,知道造作這些惡行是可恥的,懼怕造作這些惡行,便不會犯戒,能夠控制自己言行舉止,不會去傷害他人,也會有一個善良的心態。一個人既不傷害自己,也不傷害他人,想想看,這樣的人有多好!
如果一個人喪失基本的道德、不懂得持戒,其生命狀態,就像一個人身體發出難以忍受的惡臭一樣,會令人掩鼻而斥,與此相反,一個人嚴格持戒,他的圓滿功德宛如芳香之氣,令人倍加讚賞,樂於親近。持戒的功德,是最佳的裝飾品。無論服飾如何豪華靚麗,無論身上佩戴的寶石如何價值連城,如果缺乏道德修養,都是讓人感到不順眼。但是,如果有持戒的功德,即使他衣著樸素,只要整潔乾淨,持戒人都顯得很賢善、莊嚴、清淨,所以說,持戒的功德如同瑰麗的寶飾,佩有戒德之寶,使人看上去英俊美麗。持戒人,下一世將不會流入惡趣,而一個不持戒,缺乏道德修養的人,下一世就不會再獲得人身,更不會升入天界,而只會墮入苦趣,所以,人們應該要謹慎持戒,仰賴由於持守戒律的功德給自己帶來的安全保護。
業自作正見,它宛如交通要道,從這裡分叉出幾條分支的道路。這包括:
佈施的福行分道,佈施使人獲得財富成就的果報;
持戒的福行分道,持戒使人下一世輪迴到人、天善趣,繼續享有人天之樂。
禪修的福行分道。
現在獲得了人身,也獲得了豐衣足食、屋舍寬廣的果報,這表明過去生都曾經修習佈施與持戒,如果在今生,還是僅僅限於修習佈施和持戒的善業話,那麼,這好像是做投資生意的人,最後在結算的時候,發現自己打了個平手,不虧不賺。獲得了人身,卻並沒有盈利,因為,修習佈施和持戒,下一世也將還是像今生一樣,獲得人身,獲得豐衣足食的果報而已,有吃有穿有住,這跟生意人投資做生意,每天忙東忙西,最後只撈了個本金回來一樣,是沒有什麼價值利益可得的生意,因為,假如一旦需要家用,那麼,他不得不動用本錢,因為他還並沒有得到利益,到時候他不得不吃老本,但老本終究會吃光的。所以大家要明白,這一生僅僅修習佈施和持戒,只能夠撈回本錢,僅僅修習佈施和持戒,不能夠使人生獲利。
(本文摘自班迪達大長老的《超凡的智慧》──2014年12月於國際禪修營的開示(上冊),緬譯中:聖法西亞莉(Sayalay Santa Dhammā),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