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加入最愛
聯絡我們
論壇幫助
dvbbs

>> 歡迎各路網友一起討論分享。
搜尋更多此類問題 
佛網Life論壇佛網Life論壇【綜合類】討論區佛網文章精華集(Life論壇) → 學佛多年為何在逆境中會生退轉心

您是本帖的第 6259 個閱讀者
樹狀 列印
標題:
學佛多年為何在逆境中會生退轉心
阿貴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版主
文章:817
積分:11567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7月4日
樓主
 用支付寶給阿貴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學佛多年為何在逆境中會生退轉心

學佛多年為何
在逆境中會生退轉心

前言:
下面這篇文章,很值得三寶弟子,或修佛的老參省思,因為我們也遇
過念佛幾十年的佛教徒,為何其在臨終前,因身體病苦,或對人間、
子女親情之貪愛,而頓失正念,因而死亡前的惡境現前。
又為什麼平時看起來,對佛法知見與常識,講得頭頭是道,而自己業
障現前,或正處於逆境中,或遭逢生死關頭,死亡逼近時,而生退轉
心呢?
下面這篇文章是大寂法師講述,我們是從網路文章中轉貼,期望能利
益諸佛子。

《學佛多年為何在逆境中會生退轉心》
		★為什麼會在重病下對佛法失去信心?

在看故事前,先想想這兩個問題,看完故事後再捫心答復:
(每個看故事的人都必須答復!)

(1)佛法對您來說,是否只是日常休閒的一種興趣而已,
  只是把它當做一門學問在研讀?

		(2)佛法有沒有深入您的內心,深入您的生命,
  有沒有成為您唯一信靠的明燈?

以下節錄自︰淨土探究---大寂法師講述
http://book.bfnn.org/books2/1453.htm
		******************************

		(1)學佛多年的居士為什麼會在重病下對佛法失去信心?

現在再來和大家談談另一個居士往生的真實故事。這是去年(民國七
十四年)發生於台灣中部的實例,故事中的主角,是一位老修行者,
而且是修持禪宗多年的資深居士,曾經度化過許多人學佛。他生前經
常在佛教雜誌上投稿,寫得一手好散文,我也曾經拜讀過他的大作。
在他發病期間,曾和別的居士去看過他數次,從接近他的居士口中,
加上我親身的探訪,因此對於這位居士,由發病到往生這中間心態變
化的過程,比較有深刻的了解。

這位居士患的是淋巴腺腫瘤,起先是脖子上不知什麼時候開始長了一
個不起眼的小疙瘩,頸部稍稍有酸酸的感覺,也沒有特別去留意它。
過了幾個月後,那個小疙瘩慢慢長大起來,影響到脖子的轉動,這個
時候,才注意到那塊小凸點的動向。於是到醫院檢查,檢查的結果是
淋巴腺腫瘤。這個突如其來的惡訊,猶如睛天霹靂般的震撼了全家的
每一個人。為了保住寶貴的性命,這位居士便四處去求診,找遍了全
省的名中西醫,也求遍全省顯、密的名山高僧。後來由於誤聽某中醫
的診斷,服用秘方,拖了兩三個月,不但病情不見好轉,反而那個小
凸點,越變越大,嚴重時,幾乎掩蓋了整個頸部,人也逐漸消瘦下來
,最後只剩下一身皮包骨,隨時等待著死亡的來臨。

當這位居士費盡了所有的心力、錢財,而不見腫瘤好轉時,突然對佛
菩薩失去信心。認為自己一生打坐修行,弘揚佛法,應該功德很大,
消除了很多業障。但是在他最無助、最痛苦,對人生失去希望、失去
信心的時候,全心全意的祈求佛菩薩,祈求出家僧眾用各種方式加持
他,為他做一切的努力,絕症卻不見好轉,沒有達到他內心的願望,
挽不回他寶貴的生命。
照理來講,像他這種學佛多年,通達佛理的老居士,應該不會有這種
對佛教、對佛菩薩失去信心的心理出現才對,而他為什麼曾在痛苦的
時候,忽然對佛菩薩失去信心呢?現在我們就來探討這個問題:

在他發病的時候才四十歲,還算年輕,強烈的求生意志,強過他對佛
菩薩的信靠,所以才會在極端痛苦極端無助之下,失去理智,一心一
意的求生存、求長壽,暫時忘失佛教的真理,對佛法的信心。而且在
他知道自己患的是癌症之初,沒有冷靜下來,在惡因緣中得到佛法的
啟示,一心求死,死心念佛,求生西方。他仍然盼望會有奇蹟出現,
由於發心不正確,沒有依照佛陀告訴我們的方法,在那個時候,去正
觀無常的人生,生命的緣起,把平常領悟修學的佛法,如實運用到病
苦患難中來,因此才會有這種不應該有的心理出現,這也是一般的佛
教徒常有的現象,也可以說一般人對佛法沒有深入去思惟,深入去體
悟,才會有這種錯誤、矛盾的心態發生。

我們通常說,緣起時就是修行時,尤其在一個修行者痛苦的時候,旁
人更容易清楚地看出他平日修行的功力,對佛法的認識,真理的瞭解
,到底到達什麼程度?觀念是否正確?是否從初發心學佛時,就踏上
對佛法初步聞思的過程?是否經常去親近善知識?在一人獨處時,在
夜闌人靜時,在讀經閱藏時,靜靜的正確的去思惟、去研究經裏深遠
的涵意?佛陀為什麼要從這個角度告訴我們世間的真相?佛陀又為什
麼要從另一個觀點闡釋念佛往生的重要?佛的用意何在?我們真正學
佛修行的目的又何在?什麼時候才能考驗出我們對佛法的認識與信心
,是迷信還是智信?

像前面說的這位居士,在還沒有得病的時候,自以為對佛教是智慧的
信仰,自以為對佛法、對真理有很深的認識、很深的了解。結果忽然
患了無藥可醫的絕症,居然對佛法失去信心,居然那麼不堪考驗!

可想而知,佛法對他來說,只是日常休閒的一種興趣而已,他只是把
它當做一門學問在研讀,佛法並沒有深入他的內心,深入他的生命,
並沒有成為他唯一信靠的明燈。

(2)聞而不思的學佛經不起任何逆境的衝擊與刺激

一個在家居士,於他的生活圈子裏,因為事業、妻子、兒女以及許許
多多接觸的人事物,繁雜的瑣事,不停地環繞在四周,因此很少有機
會能夠在閱讀經典後,抽空去深入思惟佛法,探討宇宙人生的真義。
只是知道佛經上有這樣的記載;某位祖師說過這段話,某位禪師叫我
們如何去修行,卻從來沒有用心去體會過真理、發現過問題,參訪過
善知識,永遠停留在聞而不思的階段。這種聞而不思的學佛,是禁不
起任何逆境的衝擊與刺激的。

從發生在這個居士的真實故事中,我深深地有一個感觸,就是——沒
有經過對佛法聞思的過程,對人生聞思的體認,禁不起緣起時的磨練
,沒有經過種種人情、病苦、環境的變故與打擊,是測驗不出他對真
理的認識與信心。可以說都是迷信的信仰,是十分靠不住的,不會堅
固的,而且這種信仰是非常危險的。

在這個苦痛的人生中,一切的困擾,固然是我們踏上解脫之道最大的
障礙,然而也是我們最好的「逆增上緣」。像前篇提到的那位居士(
另外一位念佛往生的居士)就是在妻兒反目的逆境中,力爭上游,反
而看破人生,死心念佛,得到佛法的利益。而現在所說的這位居士,
雖然在得病之初,是個很虔誠的佛教徒,而且是個多年學佛的老居士
,但是由於一念之間,求生存的意志而將佛法置之腦外,遺忘了他以
前所花多年心血學習的佛法,實在十分的可惜!後來聽說他在死亡的
前一個星期,神智比較清醒,得到一位上師的加持,安祥往生了。這
兩位居士生病期間心態的變化,在一轉念之間所得的啟示與執著,真
是千差萬別,所謂失之毫釐,差之千里,這種微細念頭的轉機,是值
得我們借鏡與深思的!

(3)任何修行法門都以世間正見若入門

因此,對一個學佛者來說,「正見」的培養,非常重要。佛說無論各
種修行法門,倘若沒有正見作依據、作嚮導,那麼所行持的其餘七個
正道,就好像沒有雙眼為指引一樣,極可能會脫離正軌,偏離佛法,
或者是停留在某種相似淺見的起步修學中。像前篇所說的那位居士,
便因為在生病期間的逆增上緣,體悟到人生無常,獲得世間正見,又
得到善友的鼓勵,對極樂世界生起嚮往之心,心有所託,才能夠在短
短的一兩年間腳踏實地的死心念佛,蒙受觀世音菩薩的慈悲接引而往
生西方!可以說是他的妻兒、絕症救了他的慧命,也是他前世有善根
,才能夠在最危險的患難中,徹底地拋棄情愛,一心向佛。而這位染
患淋巴腺腫瘤的居士,雖然平日專研佛法,即因為在日常生活中,忽
略了隨時培養正觀大苦聚集的幻相人生,時刻警惕佛陀開示我們無常
苦空的真諦,將生死置之度外,唯佛是賴,念佛為樂。因此一旦面臨
生死大關,不能坦然自在,身心放下,仍然懷著僥倖的心理,認為只
要有一線生機,也要和死神拚鬥到底,這樣貪生的學佛與一般沒有學
佛者求生的心態有什麼差別呢?

話又說回來,如果這個活生生的現實病例,發生在我們自己身上,平
常自己學佛的知見又不深入,不知道培養正見,就很難說有前篇那位
居士的善根,覺悟人生,捨棄情愛,死心念佛了。倘若我們平日不知
道用功念佛,到了被病魔折磨時的極端痛苦中想要提起正念來念佛,
是相當不容易的。

一個學佛者,如果平常沒有正知正見,沒有緣起正見作基礎,不從聞
思下手去專研佛法、探究人生。等到病苦時,宿業現前,想要再振作
精神,重新研究佛法,探討佛法的真諦,已經太晚了,來不及了!就
是連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念頭恐怕也因宿業的牽纏,提不起信心,終
於像這位居士一樣的臨陣失智,貪生怕死,迷失佛道了。

              淨土探究(上下)---大寂法師著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07/7/11 上午 07:35:55

 1   1   1/1頁      1    
佛子網路世界的家 佛網 Buddhanet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0601]
頁面執行時間 00.04688 秒, 4 次資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