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始以來,我們所追求的都是自己能過得更好、更安全、更快樂,然而,這種追求至今沒有結果。是時候停下來重新思考了。如果我們不糾正兩個錯誤,很難得到真正持久的安樂。一個錯誤是在缺憾中尋求完美,另一個錯誤是只想自己快樂。
----希阿榮博堪布《前行筆記之耕耘心田》
從我們下決心成為一名真正的佛子勇士起,便開始將自己的內心向眾生敞開;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我們會發現,心量沒有邊界,慈悲也無所謂限度。
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每個人、每件事,都在丈量著我們內心的寬廣和柔韌,也丈量著我們與眾生之間的距離感。這個“距離”只是我們自己假想出來的,實際上並不存在,感同身受的能力我們本自具足。
在知母、念恩、報恩的修法中,阿瓊仁波切講解過一個竅訣,被概括為“三種關聯和一種祈禱”。
◎ “三種關聯”是指:
第一,與希求心相關聯。
心中真誠地想:“如果母親能離開苦因——集諦的業和煩惱、離開苦果——三界輪迴的一切痛苦,那該有多好!”
第二,與發願相關聯:“但願母親能遠離苦因及苦果。”
第三,與發誓相關聯:“我一定要使她遠離一切苦因及苦果。”
以上其實是在修慈悲、菩提心的時候,讓自己心力不斷增強的過程。
心力是如何增強的呢?舉例來說:
我們遠遠看見一名乞丐在街上挨餓、受凍後,產生這樣的心:“如果他能遠離挨餓受凍的境地該多好啊!”
之後發起欲求心:“希望他能真實地從困境中解脫出來,現在就能遠離飢寒交迫該多好啊!”
此時,我們的心和乞丐就拉近了一點距離。
之後,在心中仔仔細細思考:這位乞丐生生世世都曾做過我的母親。因為,只要我還在輪迴中沒有出離,一切眾生都曾做過我的母親,這個乞丐也不例外,只不過這一世再次相認,認不出彼此了。
然後發起不忍之心:“不能再這樣看下去了,我要親自為他拔苦!”
這時,我們的心和乞丐又貼近了一些。你也許會主動把身上的衣服脫下來給乞丐穿上,或者回家親自做一碗香噴噴的飯給乞丐端過去,總之,經過理智思考後的慈愛和悲憫愈發強烈,直到無法堪忍,你會迫不及待地為他的離苦得樂而做些什麼,哪怕付出很多時間精力,哪怕只能滿足他一點點的需求。
這時我們才真正和乞丐貼近了。
整個思維的過程,即是我們常說的“如理作意”。
當你為了他的一點點安樂而付出、看到他得到飽足而開心不已時,這種情感你可以叫它慈悲、善意、平等……叫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這是一件在你的心上發生的事情,是內心真正的轉化。所謂實修,就是這樣悄無聲息發生的,我們隨時隨地、時時刻刻都能夠利益眾生,關鍵看我們怎麼發心、怎麼行持。
滿足了乞丐的一次微不足道的需求,內心的善意會驅使我們本能地渴望:如果下一次,今後的每一次,他都能免於飢渴寒暑之苦該多好。不僅是這一類痛苦,還有所有大大小小的不如意,不如一併遣除了才好!
可我們自身沒有這樣拔除對方所有痛苦的能力,因為病根若不消除,只靠吃“止痛藥”不是長久之計。可是消除病根是個大工程,沒有足夠的洞悉因果的智慧和利益對方的悲心,是很難圓滿完成的。因此,我們需要祈禱。
◎ “一種祈禱”是指:
“為了使老母有情遠離苦因及苦果,祈禱無欺的皈依處三寶予以垂念。”即祈禱上師三寶加被,讓我擁有斷除眾生痛苦的能力,讓所有眾生立即從痛苦的深淵中獲得解脫。
如果我們真心真意地祈禱上師三寶加持,上師三寶就會加被,成全我們的善根,因為三寶無欺的智、悲、力可以圓滿地對我和一切眾生起到幫助的作用。祈禱時最關鍵的,是要具足強烈的信心。
《入菩薩行論》中說:“佛於多劫深思維,見此覺心最饒益,無量眾生依於此,順利能獲最勝樂。”
佛陀在數劫中只思考了一個問題:能夠幫助眾生獲得暫時和究竟安樂的方法,最穩妥、毫無錯漏的方法到底是什麼?答案就是菩提心。這是佛陀以他的菩提心作為動力為眾生找到的離苦得樂的最好方法。
所以,為了利益有情,我也必須成佛,我是如何被佛陀饒益的,今後我就要帶給眾生這樣的饒益。由此便能引發為利有情誓願作佛的菩提心。
菩提心就是這樣被一步一步引發出來的。只要我們對佛陀的教言深信不疑,運用好修心的竅訣,這就好比是種下了因,菩提心的顯發是必然的。成就佛果時,我們會真的“看到”,原來自己與眾生本無界分。
當你看任何一位眾生,都懷著真誠和慈愛去看,並且觀想:依靠仁慈的眾生,我將大徹大悟。
----寂天菩薩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