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日蘇中立條約:讓蘇聯在二戰中確保東部安全,得以集中火力席捲東歐
2021年4月13日,為《日蘇中立條約》簽署80周年紀念日。這個日子長期為國人所遺忘,卻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日本確立了以英美為主要敵人的南進路線,蘇聯則徹底解除了東面的後顧之憂,全面集中精力應付西邊的希特勒。甚至沒有什麼人知道,史達林要等到日本即將投降的1945年8月9日才派遣蘇聯紅軍加入太平洋戰爭。
《日蘇中立條約》簽署的1941年,同時還發生了兩件影響世局的大事,一是希特勒於6月22日撕毀《德蘇互不侵犯條約》,向蘇聯發起進攻。此舉確立了蘇聯成為英美在歐洲戰場上對付納粹的主要盟友,免除了史達林遭到法西斯國家與民主國家夾擊的憂慮。緊接著珍珠港事變又在12月7日爆發,導致美英兩國對日本宣戰。
隨即德國跟著日本一起對美國宣戰,使歐亞兩大戰場連成一線,變成了真正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不過蘇聯沒有如德國一般,跟在美英中三國之後對日本宣戰。與此相反的是,蘇聯在與納粹激戰的同時,仍和日本緊密合作維持《日蘇中立條約》。因為無論是蘇聯還是日本,都沒有辦法經得起兩面作戰帶來的代價。更何況蘇聯與日本、德國一樣,都希望利用二戰打破過去由英美壟斷的國際秩序。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以前,蘇聯是歐洲甚至於全世界唯一的共產主義國家。牽制80%德軍主力的功業,讓蘇聯有了出兵佔據歐洲,建立衛星國的正當性,從而能在戰後成為與美國分庭抗禮的世界強權。歐洲有足以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相抗衡的華沙公約組織,亞洲則先後扶持了蒙古、中國、朝鮮以及越南的共產黨人上台執政。
那麼《日蘇中立條約》,又是如何幫助蘇聯壯大,尤其是擴張蘇聯在亞洲的影響力?對於今天生活在中共文攻武嚇下的我們而言,《日蘇中立條約》又是如何幫助中國共產黨上台執政?相信對於這個問題,讀者們會更迫切希望得到答案。《日蘇中立條約》之所以比《德蘇互不侵犯條約》更有歷史意義,在於亞洲還有4個共產主義國家存在,冷戰對我們而言還遠遠談不上結束。
收藏在日本外務省的《日蘇中立條約》原件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24/8/7 上午 11:48:14編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