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越南民族英雄vs中國民族英雄,徵氏姐妹與伏波將軍馬援不一樣的越南大戰
上次講趙氏貞是個與哥哥反抗東吳政權的女性領袖。其實早在200年前,也有一對姐妹同樣為了讓越南脫離北屬期發起反抗,這對姐妹不僅越南有記載,就連中國也有記載,其英勇事蹟甚至能與後來越南的抗元英雄陳興道齊名,今天介紹徵氏姐妹。
徵氏姐妹出生交趾郡麊泠縣,即今天的越南河內市。姊姊名叫徵側(Trưng Trắc),妹妹名叫徵貳(Trưng Nhị),兩人出生於雒越族。雒越族屬百越中最落後的一支,自戰國末年開便從兩廣沿海遷徙到越南紅河。根據《大越史記》,越南最古老的王朝鴻龐氏據傳就源自雒越族,國祚自前2879年到前258年,共長達2500年,鴻龐氏歷任君王被稱作雄王,徵氏姐妹便是古代雄王的外曾孫女謾善(Man Thiện)之女。
姐妹倆出自軍人世族,於是從小就對行軍作戰以及漢越抗爭史耳濡目染。當時在漢光武帝的新政下,交州繳納制度由納貢一律改為徵稅,時交趾太守蘇定是個知名的貪官,便對百越人民進行不合理的剝削。40年,蘇定將雒將之子(雒越族由雒王、雒侯、雒將自治)詩索(Thi)處死,這個詩索不是他人,正是徵氏姐姐徵側的夫君,為了替詩索復仇也為了雒越族不再受漢人欺壓,徵氏姐妹便率領雒越族人開始在喝門揭竿起義。
徵氏姐妹很快得到了百越人民的響應,作為禍首的蘇定為了躲避起義軍直接逃往南海郡,才幾個月的時間,徵氏姐妹便攻陷了交趾,九真、日南、合浦四郡共65城,即今天的越南即海南島一帶,相當於半個交州的領土,隨著起義軍不斷擴張,雒越族將領更推舉徵氏姐妹為「徵王」,越南正式宣布獨立,同時也象徵著越南的第一次北屬期結束。
可很快漢光武帝收到了交州失陷的戰報,便命當地官員開始整兵造船用於備戰。42年,漢光武帝派出伏波將軍馬援、伏樂侯劉隆、樓船將軍段志等人南征平討,率領中央軍八千加上當地軍萬餘共兩萬軍,和徵王的軍隊在浪泊進行了水陸大戰,徵王的軍隊寡不敵眾,只得敗退錦溪。43年5月,馬援在九真郡擊敗徵氏姐妹,徵氏姐妹敗亡,一說為投江、一說為自刎,餘下被俘的三百多名將領則被流放零陵郡。僅僅獨立三年越南又回到東漢的版圖,這一年也是越南的第二次北屬期的開始。
上述故事都是引自越南官史的說法,以下我們來對比與中國官史有哪些歧異。首先,蘇定將詩索處死是因為詩索犯了死罪在先,徵氏姐妹的死因也有明確記載是被斬殺,兩人首級還被傳送到京都。另外《後漢書》則記載到馬援在平定徵氏姐妹後在當地興修水利、安撫民心,版這些紀錄卻不見於越南官史。先不管真實性為何,光就兩方都想盡辦法碩造成都對方的錯其實還蠻像現今台灣政壇的。
為了紀念徵氏姐妹,在現今越南各地存在諸多供奉徵氏姐妹的廟宇,包含徵氏姐妹十餘名女部將也部分地區被供俸著,越南民間甚至還有詠唱徵氏姐妹的歌曲《喝江長恨》(Hát Giang trường hận)、《死士魂》(Hồn tử sĩ),我聽了一下個人感受《喝江長恨》偏民間輓曲、《死士魂》偏軍魂輓曲。陰曆二月六日據傳是徵氏姐妹殉難日,這天在後來的越南成了紀念兩人的節日,足見其影響日之深。
除了民間外,越南李朝時,李英宗便封徵氏姐妹為「靈貞二夫人」,後來的越南陳朝也加封徵側為「威烈夫人」、「威烈純貞夫人」、徵貳為「敬勝夫人」、「敬勝保順夫人」,在越南的官史及著作也稱徵氏姐妹為「徵聖王」、「徵女王」,而越南的街道也有許多以徵氏姐妹作命名,可以說是越南真正的民族英雄。
而在中國,伏波將軍馬援在南征徵氏姐妹後,後來也北討匈奴、烏桓等游牧民族,同樣也成了中國的民族英雄,伏波有「降伏波濤」之意,從此馬援也被稱做馬伏波,不僅伏波將軍在三國時期是非常尊爵的雜號將軍,其後人馬超更是成為季漢傳說中的五虎將。馬援平定徵氏姐妹後,漢光武帝順勢廢除了交州的雒將制,將交州全面改由中原的郡縣制,通過戡亂彌平地方勢力,藉此廢除一國兩制,我想才是漢光武帝最初下令由納貢制改徵稅制真正的目的吧?徵側喪夫固然是場悲劇,但在漢光武帝眼中,那不過是在下一盤很大的棋罷了,然而令漢光武帝沒想到的是,一場越南大戰,最後竟同時誕生出兩國的民族英雄。你對徵氏姐妹的故事又有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