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dden Strike! The Tactics of PLA Attack Taiwan
作者:Marswalke
本文原刊於全球防衛雜誌244期(2004年12月),作者可能是對於中共軍方極有研究的學者,本文刊登後引起各界密切注意,尤其被香港及大陸媒體直接轉載者多逹數十家,經讀者要求全球防衛雜誌網站轉載,特刊登如後,以下為全文。
編按:文章推演共軍以310枚飛彈首波突擊台灣的軍政要地,再以空中戰役取得全台制空、制海權。27小時內完成攻台戰役。此一想定如以「以敵為師」的角度來看十分具有參考價值,值得推薦給關心台海戰爭的讀者們。想定內容雖不盡成熟且流於料己從寬、料敵從嚴,但也可觀察大陸部分人士對攻台時所面對各種狀況均有想定。本刊也歡迎讀者在本刊留言版留下您的意見,日後將擇優刊出。
一、戰備情況
1解放軍狀況:備戰就緒,隨時可以發動攻擊。
2台灣軍方狀況:台灣軍方對戰爭爆發可能性清楚,但是對戰爭是否真的會爆發,何時會爆發沒有確確把握,為防止突襲提高戰備。
3美軍狀況:在現代戰爭中,大規模行動很難逃過衛星等各種方法偵察,美軍對解放軍作戰意圖清楚瞭解,極可能在一兩個月內爆發,但美軍無法準確預測作戰爆發日期,同時又要保持在全世界各地一定的軍事優勢,短期最多可投入4個航艦戰鬥群(280架各型飛機),另在日本基地約至少有70架陸基型飛機可用以作戰。
二、首輪飛彈攻擊
突擊在某夜淩晨一至四點,二砲飛彈約在10分鐘內擊中目標,巡弋飛彈飛行時間大約在20到40分鐘內。由於飛彈攻擊的成本極高,第一輪攻擊的目標主要是必須在解放軍飛機接近台灣島之前需要摧毀的目標。總計消耗飛彈310枚。為加強對機場和防空飛彈雷達的攻擊效果,可以酌情增加50到60枚飛彈。首批攻擊的目標和消耗飛彈如下:
1機場:
首輪飛彈攻擊目的在遲滯起飛能力,與摧毀機場的指揮控制引導能力。對於單跑道機場,需要兩枚飛彈用來破壞跑道,形成兩個大坑或者數十個小坑。單彈頭大彈坑要求深度二公尺以上,周圍混凝土塊上翹0.5公尺以上,碎混凝土塊和彈片殘骸散佈半徑可達50公尺。台灣軍方從美國購買的摺疊鋼板式跑道舖設工程車,只能修護凹陷的彈坑,對於上翹達0.5公尺大塊混凝土至少一小時內無法修復(必須有數台大型施工機械在無空襲情況下才能修復)。子母彈的彈頭裝藥量小,不足以形成彈坑附近混凝土塊的明顯翹曲,但數量多,可以在跑道上形成若干小彈坑、故在一個小時內很難修復。反跑道彈產生的碎小彈片和混凝土塊極可能造成戰機因異物損傷,此外需要一枚飛彈攻擊機場塔台指揮室,摧毀通訊指揮設備並殺傷塔台內的值班人員。
飛行員宿舍或地勤人員宿舍也是攻擊目標,對於大型飛機維護廠房也可以酌情考慮用一枚飛彈進行攻擊,因為有可能用一枚飛彈同時破壞若干架維護中的飛機並殺傷較多的地勤人員。由於台灣戰機基本都處於堅固的鋼筋混凝土機庫中,逐個摧毀加固了的鋼筋混凝土機庫需要大量彈藥(300多枚飛彈),因此不應該把戰術飛機的單機機庫定為主要目標,這也為俘獲大量完好飛機提供可能。台灣有戰機駐紮的機場大約12個,其中大約6個機場為單跑道,6個為雙跑道。對單跑道機場大約需要6枚飛彈,對雙跑道機場,需要大約10枚飛彈以封鎖機場。對機場的首輪攻擊總共需要120枚,主要由彈道飛彈構成。
2防空陣地:
愛國者飛彈陣地每個需約3枚飛彈分別摧毀雷達車、指揮車和指揮所,子母彈、油氣彈均可摧毀這些相對脆弱的固定目標。如果雷達車在解放軍飛彈發射之後機動撤離或者轉移陣地,雖可能避免被摧毀,但大約會造成30分鐘以上或更多時間失去戰鬥力,這30分鐘時間足以讓解放軍飛機到達台灣上空,利用反輻射飛彈和空對地飛彈對機動的雷達車輛進行打擊。天弓2飛彈陣地、天弓1飛彈陣地、鷹式飛彈陣地、解放軍空軍主要進攻路線上的高砲陣地、主要防空指揮所、重要的中、長程預警雷達需飛彈140枚,對於長程防空飛彈陣地和長程雷達,可用彈道飛彈,其他目標可使用巡弋飛彈以降低成本。
3海軍目標:
海軍目標並不是第一輪飛彈突擊的主要對象。攻擊尚未出港的潛艇和潛艇人員宿舍。海軍通訊指揮中樞的指揮室和主要通訊設備等總計使用飛彈10枚。
4陸軍目標:
陸軍主要襲擊各地的指揮中心、通訊中心等目標,總計使用飛彈10枚。
5政府組織:
總統辦公室,總統副總統住處,軍事首長辦公室和住處,廣播電視樞紐,供電網絡控制中心等,總計30枚飛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