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大家分享一下唱讚,誦經,唸佛號,或持咒時聲音要怎樣運用才會好聽呢?
有一篇練習丹田發音的文章很簡單好用,跟大家分享一下:
中國人在練氣時一定要『氣沈丹田』,意思是當我們氣體吸入胸腔後,氣息將橫隔膜向下擠壓,使的腹部發漲變大!(P.S所以這才是為什麼說是腹式呼吸的含意。)因為氣吸入的程度很深也使我們在唱歌時更能藉由丹田與腹部來控制氣的流量,對於一個唱歌的人來說,除了增加聲音的音量外,對一首曲子旋律的張力,控制音準度,掌握氣息與樂句的相關連性,穩定性,聲音穿透力等等都有非常明顯的幫助喔!
基本上,該如何感覺丹田位置呢?
步驟一:先將氣吸入丹田(P.S腹部要感覺漲大)
步驟二:停止呼吸(P.S感覺丹田在支撐著)
步驟三:緩緩的將氣息吐出來
步驟四:吐氣吐到不能再吐的地步。如此再重來數十遍直到腹部有一點『酸』的感覺!此時你就會很明顯的發現它的所在位置!
運用的技巧:
當你已經很容易感覺到丹田後,試一試發長音(ㄚ)至少要30秒!(要一秒數一拍),然後再把你要唱的歌,先用一段來做練習,一個字發個30秒,例如<阿彌陀佛>
阿------------------------------------------------30秒
彌------------------------------------------------30秒
陀------------------------------------------------30秒
佛------------------------------------------------30秒
試一試後有沒有發現腹部果然有力道了!如果有就對了!而其他曲子也是著這樣練習
喔!等過不久後你不需要這樣辛苦練習,只要抓到訣竅即可!!
另外有一篇有關唱歌發聲的文章寫得也很好,跟大家分享一下:
唱歌時上半身儘量放鬆 包括:頭部 嘴巴(舌頭儘量保持平放 不要有異常上捲 隆起佔滿整個口腔空間 飆高音時舌根儘量避免往後縮) 下巴 脖子(脖子以上儘量都要放鬆 以避免喉嚨主動出力!!) 肩膀 胸膛.....而下半身我就會利用丹田出力。
氣息控制就是利用丹田去推你呼出的氣息 一首歌曲裡不同的音調以及節奏都有著最適合的氣息去振動聲帶 這需要不斷地練習和拿捏才能做到最好的分配(目的都是避免沒氣時喉嚨主動出力去造成聲帶疲累!!) 愈高音時 所需要的氣是愈強勁 但同樣喉嚨仍然要放鬆 利甩丹田去推你的呼氣 來振動喉嚨裡面的聲帶發出聲音 此時會有一種感覺氣輕輕拂過喉嚨般 而且利用丹田出力可以避免氣一下子放掉而唱到後來 因為沒氣而喉嚨出力造成聲帶疲累....另外 在飆高音到了換氣時 建議你全身的力量放掉 重新換口新鮮的空間 很多人雖然都有換氣 但都忘了把力量放掉 而力量在喉嚨累積了一個程度 聲帶仍然會疲累而發不出聲!!!
共鳴我會以鼻腔共鳴為主...到了一定的音高 或者連續飆高音時 因為所需要的氣比較大量 這時候我就會提高我的共鳴點 也就是將我聲音的著力點往後挪。 亦即一般人所謂頭腔共鳴。不僅可以讓聲線集中 同時所需要氣的量也沒有鼻腔共鳴時來得那麼多 不過頭腔共鳴如果用太明顯 聲音會比較空洞 猶如金屬般地發音 反而音色沒有鼻腔共鳴來得這麼有味道 .....
唱歌時還是輕鬆不刻意最為重要 心理的因素佔很大的成份 因為只要人一旦緊張 喉嚨就會馬上緊縮 氣息反而不能順利通過喉嚨振動聲帶而影響發聲 建議練幾首好聽的歌曲 建立自信心(這點是非常重要) 然後平常就不斷練習唱歌 就會很容易發現很多好玩的地方!!!
是不是該用丹田?其實,我的看法比較不同。梵唄,與中國歌曲都有一個共同處,就是語言的發聲法。我個人過去常參加外省法師舉辦的法會,後來也學過聲韻學,聽老先生講過去一個崑劇,平劇的演員,他們能夠唱一整天不累,未必是因為丹田。主要是曲子,好像是崑曲,它是取本嗓音,並不高,也不低,剛好可以在嗓子內可以發聲。這人的喉嚨像一支笛子,按照按照喉嚨的高低位置,可以發出各種音階。台灣人長期使用低聲調來講話,如果用北方人作的曲子,就可能發生唱不上去的問題。因為北方人講話的聲調,都比南方人還高。各種方言有它們適合的聲調。我曾考察過爐香讚,這爐香讚要以江蘇常州天寧寺的唱法最標準,明朝時就已經是天下規範,所以水陸法會等各種法會都是江蘇的常州天寧寺為準。那一帶正是崑曲流行處。我聽外省籍法師,唱的就是"切音法",何謂"切音"?就是按照古書上面所說的"反切",好比"東"這個字,廣韻上標明:"德紅切",唱的時候,先唱出"德",後面以"紅"字收尾。所以爐香讚這種唱腔,就是用這種方式處理,"爐",就唱"樂","無"(假設)兩個字來切,然後讓它在喉管裡面轉,去滾,自然是可以收到"休息"的效果。
如果你要唱大聲,唱很急,那你真要用聲樂方法來,就是前面所說的丹田。可是中國語言的發聲與曲韻的搭配,未必是要用西方聲樂那個方法。因為西方的語言沒有四聲,只有上升與下降兩聲。所以他們的曲子可以直接衝高音,也可以直接衝低音。那當然是要用丹田的力量來唱,歌劇演員都這麼唱。但是中國的語言,上聲與去聲,時常扮演了潤滑的作用,上聲的作用是用來銜接平聲與去聲,入聲則時常以喉中滾音來處理。現存的中國佛教梵唄適用這種詞曲牌方式來處理,有一種幽靜的意趣,你要用丹田出力,就可能變成歌劇的方式來唱。其實唱梵唄的場合不是音樂會,是在廟堂上,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舒服方式來唱,你看甚至於,一樣的唱腔,都還有閩南語來唱,也有廣東話來唱,還有其他方言來唱,發聲的方法不同,轉折的方法也不同。我最近調查了解,根本沒有甚麼海潮音,與鼓山調,事實上只有一種調而已。為什麼?因為這些讚腔都是同一個曲牌名字,既然是同一個曲牌,哪裡會有不同調呢?只是因為地方語言的需要,大體上不變,在加花,表情上面略加修改。
中國音樂有它的獨特面,和西洋音樂不太一樣,尤其是中國南方發展出來的文人文化,喜歡幽靜的風格。當我了解這種切音法來唱的時候,終於就了解到,不必特意去煉丹田,其實唱梵唄會發生出不了聲音情況,有時候是發聲方法不良,或是身體火氣太大所致。
一點淺見,僅供大家參考。
如果大家願意,你可以試看看朗誦爐香讚,和爐香讚的音譜對照,你或許會注意到,音階的上升,與文字的聲調是有配合的。這樣的曲唱起來比較不會累。所以古曲能夠流傳到今日傳唱,基本上都是作品符合了音樂的音韻與文字的聲韻合而為一,例如台語的"天烏烏",你可以朗誦這首民謠的詞,就可以得到這首民謠的曲。這就是詞曲合一。我想你不需要煉丹田,都可以把"天烏烏"唱好。
有人覺得某些梵唄唱起來比較累,不合他的喜好,其實這和他本身的講話習慣也有關係。有的歌曲適合男生唱,有的歌曲適合女生唱。如果女生唱男生的歌曲,那唱久了,女性會產生男性化的現象,楊麗花就是一個例子,她講起話來就有男性的味道。如果男生唱女性的曲子,唱久了也會有女性化的現象,大陸京劇演員也有這種現象。
所以曾有道場組一個合唱團,請比丘尼來唱,你聽就不難聽出,比丘尼唱歌就會有男性化的味道,不太像是女性的聲音。這其實不一定和修行有關,主要是曲調和語言的問題。
傳唱最廣的歌曲,並沒有附帶要求要練丹田,大概也沒有民謠要求大家要先練丹田,琅琅上口,自然就可以流傳得很廣,也不需要你煉丹田。有人唱國語歌很好聽,可是唱台語就不行,有人唱台語很好聽,但是唱國語歌就很難聽,所以參加星光大道落選,不代表你不適合唱歌,而是你選的歌不適合你唱。為什麼華人唱英語歌不好聽?不是華人不會唱歌,而是華人沒有講英語的習慣,你跟不上英語的節拍,也不熟悉英語的表情方式,才會發生唱歌不好聽的問題。音樂裡面有很多因素,節拍,表情,音階,調式等等都是重點,還有附在上面的主角-語言,可是現在的作曲者基本上都不照顧這個問題。我個人認為,歌唱不好,未必是唱者的問題,也不一定是作曲者的問題,重點是作曲者而找到適當的唱者,兩者合而為一,才會有最好的演出。過去,凌峰(那個八千里路雲和月的主持人)成名歌曲"船歌",很多人喜歡,問題就是唱不起來。這未必是你沒有歌唱的天份,而是那首歌恐怕不適合你來唱。
這裡有<海潮音>的<爐香讚>,
請大家聽聽看和平常唱的爐香讚有何不同?
http://www.muni-buddha.com.tw/p7.asp
關於唱誦的三大要領:
一、擴胸運動
每天要作擴胸運動一百次。若時間不夠,可以分兩個階段來作
(一)早上八點(此時為用餐過後約一小時,氣比較有在走,較拉得開來。)
(二)晚上九點四十分(此為接近休息時間、肝臟比較不會那麼勞累。)
五十次的擴胸要作二十分鐘以上,動作要很慢,拉太快、無益反而是傷害,每天作,持續四個月之後,就會很有肺活量。
二、深呼吸
吸氣:吐氣要經常訓練!深呼吸可以讓心臟變得有力,用肺部吸氣,吸得很飽、把氣放在肚子上,再用肺部慢慢吐出去。丹田是在胃的下方,肚臍的上方,所以說喉嚨痛還可以唱、胃痛就無法唱(練氣功的、全部都是用肚子的力量)打坐一定要拉筋、否則四大的循環無法得到舒暢(拉筋要拉脖子、肚子、腳跟、臀部、大腿、肩膀等。如果脖子很硬、會影響到小腦,脖子怎麼拉?拉左右兩條大筋、要拉到很緊停住三十秒、再慢慢放、這樣的動作來回要作十四次。另外打坐之前的拉筋、每個動作來回要作七次、不能太快、太快的話、氣會堵住。
三、吸氣的多少須配合要唱句子的長短。
唱的時候,第一要吸氣,出聲音時要看句子的長短,若句子須要唱三秒,吸的這一口氣要剛好三秒鐘吐完,這樣的音質就會很美。在唱的時候,一定要打拍子,才能配合氣,這樣唱就很圓滿,也不會傷到喉嚨。另外、切記!不能完全以鼻音來作共鳴,輕輕的就好,要配合喉嚨(喉嚨的肌肉如果比較厚,無法產生共鳴)
我們學海潮韻的,四大讚要唱會,起腔的時候,吸一口氣放在丹田上,再用肺部的力量慢慢推出去(不常做深呼吸的人,氣吸進來就擠在肺部內)。
因此,懂得如何運用腹腔部位的氣,唱出不同的節奏與音符,是首要的課題。俗說的「丹田」即是所謂的腹氣,首先要練習如何「深呼吸」:將氣灌進腹部,使腹呈現脹大(好比將身體平躺時吸氣的情況一樣,自然的會將氣吸進腹部裡),再緩緩的將氣從嘴裡吐出,並發出「嘶」的聲音,在吐氣時,先保持腹部脹大(這時所吐出的是胸部的氣),等氣差不多沒時,再將腹部往內推進方式吐氣出來,每次做個五分鐘以上,每天反覆的做,而過久之後,將氣撐持於腹部時間漸拉長,同時也拉長吐氣的時間,這樣的動作宜每天時常反覆的做,開始可能因不慣而導致頭淺微昏暈的狀態,但經過這樣的練習,對身體或腦部隨時透過「深吸呼」的動作,有助於提振精神,而經由這樣的練氣動作,調整吸氣方式,自然的可輕易的運用所吸入的氣。
依據<千光眼觀自在菩薩秘密法經>,
修持<觀自在菩薩四十手法中的寶鐸手>,
可以成就<上妙梵音>:
南謨沒馱耶 南謨達磨耶 南無僧伽耶
南謨無量壽如來 至真等覺世尊
南謨聖者千光眼尊
南無施無畏觀自在 菩地薩埵婆耶 摩訶薩埵婆耶 摩訶迦盧尼迦耶
願請救護我弟子ooo
願我常蒙觀自在尊大悲威光之所護念 娑婆訶
南無千手千眼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摩訶薩(三稱)
(唸大悲咒七遍)
南無法音觀自在菩薩(三稱)
(寶鐸手法真言108遍)
唵 乏資喇 達摩 吠捨斛
悉馱 沒羅 訶磨 吃哩
阿乞叉囉 娑婆訶
願以上持咒功德回向ooo聲音清澈嘹亮
悅耳動聽 音韻美妙 所求如意 大降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