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 悲 菩 提
第十世 桑傑年巴仁波切 開示
一切的快樂源於「利他」之心,而所有的痛苦則來自「執我」;修持利他之二方,一為修「慈心」,一為修「悲心」。
(一) 修「慈心」即是時時想著眾生都欲求快樂與樂因,但欲求得獲快樂,就必須由身口意三門去種善因,如此才能得到快樂,就因果而言,快樂僅是果,若身口意之一切行為皆是善的,那其結果就是快樂,所以欲求眾生皆得快樂並願眾生得真實了知快樂之因即是身口意之善行,這種思惟祈願即是「慈心」之修持。
(二) 修「悲心」即是祈願眾生遠離痛苦與苦因,苦因來自「煩惱」,「煩惱」之結果便是痛苦,因此願求眾生離苦及苦因,這便是「悲心」之修持。在此所談及之「慈悲心」並非「菩提心」,「慈悲心」僅是「菩提心」之基礎而已,有人可能認為「慈悲心」即是「菩提心」,其實我們若仔細思維則會了知二者並不相等,而是需先由慈悲心修持起,方能真正生起菩提心。
慈悲心之發抒練習,可以先由自己的親友開始,若於一開始之對象即是一切眾生這是很困難的,由自己喜愛的親友開始去練習發慈悲心較為容易。但我們必須了知,在親友上所發展之慈悲心也並非真慈悲心。因為這些對象終究還是我們所喜愛所執著或是曾受其恩惠的。但是慈悲心發展練習之步驟還是得先由己喜愛之人開始,漸漸轉向「點頭之交」來發慈悲心,接著向不認識的陌生人發慈悲心,乃至一切眾生,最後也是最困難的是向我們所憎怨之人來發慈悲心。慈悲心之修持是要循序漸進的,它會越來越難。但透過練習修持便會自然習慣而時時流露了。
昔日,噶當派的大師們在練習「布施」時,由於一開始並不容易,他們便透過左手給右手的方式觀想練習,試想左手為己,右手為他,先以左手持最普遍之物質,如米,施予代表他人的右手,如此反覆地觀想練習,最後便可將之付於真實的行為,這樣地練習發展慈悲心,就可以真正進入菩提心的發展了。
談到離苦得樂,倘若我們只欲求得獲此生之快樂,去除此生之痛苦,這就不是究竟之法,在此世間是有些方法能幫助我們得到暫時之快樂,去除暫時之痛苦,但若要在世間法中找到能幫助我們去永久痛苦、得永久快樂的方法卻是不可能的。但是經由菩提心之發展是可以真正令我們得究竟樂,離一切苦。菩提心分二種,一為「願菩提心」,一為「行菩提心」。所謂「願菩提心」即是在未來的果上發願,願求一切眾生得真正快樂、證悟之果。而「行菩提心」:不僅僅是「願」而已,更是去「行」它,行大乘法之一切法,在因上去行之、去修持,所以只要一直存有善好的願心,善行雖小,其功德利益還是很大;反之,心不具有真菩提心,即使是行善多年,其利益功德卻是微少的,因此,善行不在其時間之長短或是物質的多寡,完全是取決於心。是故,任一行為,若能具有慈心、悲心及菩提心此三者,那麼就能具足真利益及力量了。這也是為什麼佛陀曾開示:「菩薩無需做多種修持,只需行一種即可,那便是菩提心之修持。」
不管是對初學者、在道上修持多年或是即將證悟之人而言,菩提心之修持都是最重要的,如今菩提心對世間忙碌之人亦復如是,是具有極大助益的,雖然「菩提心」是佛教上的用詞,但對大眾而言,它是有大利益的。平時不論工作或其他時刻,若我們能時時想著利他的菩提心,那就能對自我的身心產生了真正的幫助了。
轉刊自2005年 『自生遍在佛學中心』春季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