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樓
西藏生死書
第二十章瀕死經驗:上天堂的階梯?
在西方,我們已經非常熟悉瀕死經驗,這是從死亡邊緣活過來的人所報導的各種經驗。
人類自有歷史以來,一直都有瀕死經驗的報導,包括在所有的神秘傳統和薩滿教
(Shamanic)中,以及作家和哲學家們,包括柏拉圖、教皇格雷格里、若干蘇菲教大師、托
爾斯泰和容格。我最喜歡第八世紀英國大歷史學家貝德(Bede)神父所說的故事。
大約此時,在英國發生一個值得注意的奇跡,類似古代的奇跡。為了喚醒活人免于精神
上的死亡,一個已經死去的人又復活過來,述說了許多他見過而值得注意的事情,其中有些
我認為值得在這里簡單引用。在諾森布里安(Northumbrians)有一個人名教康寧漢
(Cunningham),他與一家人過著虔誠的生活。后來,他生病了,病情持續惡化,終于在一
個晚上的初夜時分過世。但在第二天破曉時,他又復活過來,突然坐起來,在身邊哭泣的人
大為吃驚,紛紛跑掉;只有愛他的妻子還留下來,卻渾身顫抖恐懼萬分。這個人再三地向她
保証說:「不要怕,因為我確實已經從死亡的掌握中回來,我獲準再度活在人間。但今后我
卻不可以像過去一般地過日子,我必須過一種非常不同的生活方式。」……不久之后,他放
下所有的世俗牽挂,進入梅爾羅斯(Melrose)修道院……
貝德繼續寫道:
他常常敘述的經驗是:「我的向導是一位穿著亮麗長袍的俊美男子,我們靜靜走著,似
乎是往東北方向。當再往前走時,我們到達一個寬闊的深谷……他很快就領著我走出黑暗,
進入一個有亮光的地方,當他領著我在亮光下前進時,我看到前面有一道巨大的牆,其長度
和高度似乎往四面八方無止盡地延伸。因為看不到大門、窗子或入口,我開始懷疑為什麼我
們要走向牆壁。當我們扺達牆壁時,一瞬間(我不知道是什麼方法)我們就到了牆壁的頂
端。里面是一片廣闊悅目的草原……由于這整個地方充滿了光,使得它似乎比白天或中午的
太陽光還要亮。……
「向導說:『你現在必須回到你的肉體去,再一次活在人間;如果將來你能夠對你的所
作所為更細心,並且學習讓你的一言一行都善良而簡單,那麼當你過世時,你將像你所看到
的,像這些快樂的靈魂一般住在這里。剛才我離開你一會兒,去了解你的未來會是什麼樣
子。』當他這麼告訴我的時候,我非常不願意回到我的肉體;因為我所看到的地方,還有我
在那兒所看到的同伴,是那麼舒適美麗,令我非常著迷。但我不敢質疑我的向導,同時我也
不知道為什麼,突然間我發現自己又活了過來。」
貝德繼續他的描述:
這位上帝的子民,不願意向任何冷漠或不在乎的人們討論他所看到的一切,他只向那
些……願意相信他的話並增加神聖信心的人述說。
現代醫學科技對瀕死經驗增加了嶄新而令人興奮的面向;許多人從意外事件、心臟病、
各種重病、手術或戰斗的「死亡」中復活。瀕死經驗一直是科學研究和哲學思考的重要主
題。根據一項一九八二年權威性的蓋洛普民意測驗顯示,至少有過一次瀕死經驗的美國人高
達八百萬人,占總人口的的百分之五。
雖然沒有兩個人的瀕死經驗完全相同,就好象沒有兩個人的中陰經驗相同一般,但在瀕
死經驗中,卻有類似模式的過程,一種如下的「核心經驗」:
1.他們經驗到一種不同的感覺,安詳而充滿幸福,沒有痛苦、身體感官的覺受或恐
懼。
2.有的會覺察到嗡嗡聲或急流聲,並發現自己離開了身體。這就是所謂「離身經
驗」。他們能夠看到肉體,常常是從肉體上方的某一點來看;視覺和聽覺加強了;意識清晰
而非常靈敏,甚至能夠通過牆壁。
3.他們覺察到另一種實相,進入黑暗之中,在漫無涯際的空間飄浮,然后迅速通過一
個隧道。
4.他們看到光,最先是遠遠的一點,而后像被磁鐵吸住一般往那一點靠近,最后被包
裹在光和愛之中。這個光明亮得足以奪人眼目,而且非常美麗,但眼睛卻不受到傷害。有些
人說碰到「光之生命」,這是一種光明的、似乎全知的呈現,有些人稱為神或基督,是慈悲
而有愛心的。有時候在這種呈現中,他們會回顧生命,看到他們活著時所做的一切,包括好
的和壞的。他們以精神感應和那個「光之生命」溝通,發現自己處于一個永恆而快樂的面向
里,置身其中,所有的時空概念都毫無意義。即使這種經驗只持續一、二分鐘,都是多采多
姿、非常豐富的。
5.有些人看到有著超自然美的內在世界,天堂般的景色和建築,還聽到天樂,他們有
一體的感覺。只有很少數的人說見到恐怖的地獄景象。
6.他們也許會扺達一個不能超過的邊界;有些人碰到過世的親戚朋友,還對他們說
話。他們(常常是勉強地)決定或被告知要回到肉體和這一世來,有的是負有任務和使命,
有的是要保護和照顧他們的家人,有的只是為了完成未完成的生命目的。
誠如文獻中一再報導的,有瀕死經驗的人,常常因而完全轉化了生命的態度和人際關
系。他們也許仍然害怕臨終的痛苦,但卻不再對死亡本身產生恐懼;他們變得比較寬容和有
愛心,對精神價值或智慧之道也變得比較感興趣,而且通常是對共通的精神價值,而非任何
一種宗教的教條感興趣。
然而,瀕死經驗應該如何詮釋呢?有些讀過《中陰聞教得度》這本書的西方人,認為這
些經驗就是西藏傳統中所談的中陰經驗。乍看之下,兩者之間似乎相當雷同,但瀕死經驗的
細節與中陰教法所說的有多少關聯?我覺得需要做特別研究,並非本書所能涵蓋的,但我們
可以看到兩者的確有不少相似和相異點
黑暗與隧道
...http://www.sm21.net/jing/tibat/020_TXT.htm
--------------------------------------------------------------------------------
第5篇回應: y Buddhanet超科學超心理版--來自 202.132.185.98 貼於 2005/10/11 上午 08:36:04
中有成就秘笈
(中有聞教得度釋義)
元音老人述
第一部分、緒說
一、翻譯緣起
二、卷頭語
第二部分、正文
一、頗哇法
二、誦法須知
三、誦法實施
四、行法須知
五、行法實施
結歸
附編:漢文咒音表
◎第一部分 緒說
今天,有無上勝緣,和諸上善人共同研究佛法。諸位切莫看輕自己,因為一切眾生均具如來智慧德相,只要我們發心、修法,知道世間一切相都是假的,都不可得,不去追求,回心向善,自度度他,就是大菩薩。我們平常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是呀,試看六合之內、宇宙之中的芸芸眾生,得人身者能有多少啊?!胎、卵、濕、化四生不知道有多少,就像大地的土那麼多,得人身者只如一指甲裡的土,真是少得可憐;可那些昆蟲、螞蟻遍地都是,還有我們平常餵魚的魚蟲,用網一兜不知道有多少。所以說「人身難得」真是不錯!而既得人身又能聽到佛法的人有多少呢?那就更少了。整個世界這麼多人,沒有多少人能聽到佛法,即或能聽到佛法,而能聽到大乘了義的經文就更少了;聽到大乘佛法而又能發心實修,證得本性的又更少了!大部分信佛者只是接觸佛法的邊緣,燒燒香,拜拜佛,求點福報,種點善根,只能作為將來修法成道的資糧。真正能了解佛法的真義,又能按之實修的,真是鳳毛麟角了。今天我們講的這部《中有教授聽聞解脫密法》,是密教中的密中密,是不輕傳的秘密法寶,是不需要經過修行就能成就的大法。一般淨土宗、禪宗、密宗,都要經過修禪觀、打坐、入定才能把妄想歇下來,打開本來親見佛性,而這部法,不需要這樣修行,你只要懂得成佛了生死是怎麼一回事,得到這個秘訣之後,到臨終時就可以解脫了。所以這是密中密的無上大法。
我們今天能有幸聽到這個法,真是多生歷劫所種善根得的福報。在未講此法之前,我們先看看「翻譯緣起」和「卷頭語」。了解一下這個法的流傳經過和修習本法所必需具備的基本知識,我們明白之後,就會知道它的珍貴之處。
中有成就秘笈
一、翻譯緣起
(一)
我們大家活在這個世上,天天有人生,天天有人死。長壽者一百多歲,短壽者十幾年,還有的生下來就死了。人的一生一世,雖有些長短不同,但都是一轉眼就過去了。那麼,人生從什麼地方來?死了又到什麼地方去了呢?大家都不知道。所以生死是個大事!佛就為這個大事因緣出生於世,指點我們的迷津。讓我們知道生從何來,死往何去,打破這個迷悶的疑團,打破這個啞謎。
沒有智慧的人,他也不知生從何處來,死到何處去。他既不管,也不會去研究這個問題。他以為生到這個世上來,就是穿衣吃飯、娶妻生子的,就這樣糊裡糊塗的混過了一生。從前梁啟超曾就這個問題問大家:「人生到這個世上來究竟是為什麼?」是叫你來穿衣吃飯的嗎?難道這個世上的飯太多衣太多,沒人吃無人穿,叫你來吃來穿的嗎?可見不是!是要你來娶妻生子繁衍後代嗎?要是只為娶妻生子的話,那等於糞坑裡的蛆一樣,又有什麼意義!顯然不是那麼一回事。那究竟是為什麼呢?但愚者無知,也不知研究。就這麼從夢中來,到夢中去。糊裡糊塗轉眼幾十歲、乃至一百歲,人生一世就這樣昏昏沉沉地混過去了。
在我們人類,想研究人生宇宙真理,打破這生死迷團的人,確是少數。大部分人只知道升官發財、賺鈔票、娶老婆、生活過得舒服一點;能享受,就滿足了。從不知研究人生宇宙的真理和人生於世的價值所在!有智慧的人就不甘迷悶,要研究研究我們人究竟是從什麼地方來的?死了又到什麼地方去?這個宇宙又是怎樣形成的?他要得出一個正確的答案,所以就產生了哲學。古今中外很多傑出之士紛紛研究這個世界、人生的由來。但是他們費盡心機、竭盡腦力,得不到一個真實正確的答案。有的說唯心,有的說唯物;有的說一元,有的說二元。但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得不到真實的結論。只有佛陀能指點迷津,能打破這個啞謎,能正確地告訴我們人生宇宙之由來。今天我們能聽到這大乘了義的佛教秘密經典,真是無上的福報。這個福報不是世間的洪福可比的,所謂洪福,就是地位高一些,收入多一些,生活得舒服一些。但是你生活得再好,也離不了生、老、病、死。到時還是赤裸裸地去了。鈔票再多,一分錢也帶不走。只有研究佛法之後,明白了這個真理,明白了人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從而脫出這生死的圈套,這才是了義的大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