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樓
八抬大轎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根據斯當東《英使覲見乾隆紀實》記載,他們剛剛入住承德,同一天清國官員兩次造訪。一個是代表閣老和中堂向特使問候,另一個是皇帝的欽差。從禮儀上看,這位官員乘坐的是四抬大轎,隨員不多,還算輕車簡從,所以畫的應是禮部派來的低品級官員,是和申的代表,不像乾隆皇帝的欽差大臣。
在中國,「坐轎子」是士大夫人生最高理想之一。人所謂:「戴它一頂帽,刻它一部稿,娶它一個小,坐它一座轎。」可是在外國人看來,中國人喜歡乘轎是件非常奇怪的事情。多少年來,許多從沒有到過中國的西方人,都知道中國有一頂不人道的轎子:驅使苦力,用病弱轎夫的腿腳搬動肥胖官員的軀體。19世紀很多來華遊歷者,看到中國的黃包車、人力車和轎子都覺得不舒服。
乾隆以來人口過剩,中國苦力的價格實在便宜。到處是多餘的勞力,幫人抬轎,仰人鼻息,沒有什麼尊嚴。清朝官員出行,僱傭大量苦力,前呼後擁,在街上吆喝擾民。情況如畫面描述的這樣:前面有人鳴鑼開道,兩旁有人驅趕圍觀百姓,防止有人攔行告狀,隨行還有總管,那位在畫面中走在前面,登門遞上名帖,通報主人姓名的人。官員們喜歡這頂轎子,已經超過了它的交通工具的功能。有資格坐一頂官轎,為皇上辦事,在街上吆五喝六,是社會身份地位的標誌。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大運河旁
乾隆皇帝允許英國使節們從大運河返回南方,是一件很不容易的決定。讓英國人沿途經過直隸、山東、江蘇和浙江,這樣做的後果就是把大清帝國的腹地,它的肝腑內臟全部袒露給外國人看。馬嘎爾尼使團在中國的時候,正是龔自珍揭露的「戮心的盛世」,外表雖然光亮,內囊卻已腐朽,很不耐看。有學者常說乾隆保守,從這點上來說他並不是一個缺乏自信的「閉關主義」者。他很開放,願意把「康乾盛世」展示給英國人。只是乾隆老而無知,他忘記運河上通常不是皇帝多次「南巡」的輝煌樣子。當年沿河官員多方搜刮,百般粉飾,才造出沿河的歌舞昇平。到1793年,清朝內部已經腐壞,運河上民眾的貧困狀況化再多的錢也難以遮蓋。
由於和中國通使的失敗,沒有獲得通商口岸,沒有能夠公使駐京,馬嘎爾尼勳爵回國後承受了很大壓力。英國報紙和宮廷對國王喬治三世花了這麼一筆巨款而毫無所獲大為不滿。馬嘎爾尼悶悶不樂,一直不願公開他的日記(日記迄今還未出版)。無法交代,只能讓他的副手斯當東出面,拖到1797年才完成了一本《英使謁見乾隆紀實》,然而「紀實」並不實:斯當東把事情的真相裝飾了一番,使它顯得更為得體,並不時讓古老中國保留傳說中的某些特點。
「紀實」為了不讓英國民眾失望,還是趨附了歐洲崇拜中國的風氣,美化了大清國。裡面放了不少官樣文章。這書在英國廣泛流行,被翻譯成多種歐洲文字。書中對清朝官員的腐敗,對民間的疾苦已經作了不少掩飾。這些掩飾是必要的:為了不讓崇拜中國的歐洲讀者過於失望,有必要為中國維持一個古老文明的形象;他們也要讓決定遣使的喬治三世有所寬慰,即使沒有達成目的,到底不虛此行,看到不少好東西,英王英明等等。
畫面表現的是在大運河中牽引英使船隻的縴夫們:在營兵火槍手的押解下,在運河邊的飯攤上席地而坐,吃幾碗稀飯而已,連鹹菜也沒有。有幾段運河水道,民工們實在拉不動船,比步行還慢。英國使節們要求上岸,減輕吃重,兼著也散散步。這樣,威廉-亞歷山大才畫到了一些岸上的情景,差不多已經是一幅乾隆版的《流民圖》了。
這種情景和耶酥會士傳到歐洲的風清月明景象很不一樣。馬嘎爾尼失望之餘,在自己的日記中寫到:「中國人枉為孔子的信徒,他們在本質上同西方人一樣,並具有相同的弱點。」
馬嘎爾尼使團來北京受到皇上的冷遇,回去後說:來的時候象乞丐,到北京象囚徒,回家路上象流浪漢。但大清國卻讓英國人垂延三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