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 樓
三眼銃:
所謂三眼銃是爲了彌補原始火銃的火力不足而將三個火銃紮在一起,成品字形,三個銃管以鐵箍固定在木杆上。就發射原理上說,還屬於比較落後的火門槍,射程和準確性遠不及身爲火繩槍的鳥銃。發射時用引火物點燃火門上的引火藥即可。由於是三個火銃合併,所以可依次點燃連續發射,或是將三個銃的藥室做通以便一次點火便可三管齊發,操作較爲粗放。這樣的發射方式類似於霰彈槍,有較強的火力,但這是以犧牲射程和精確度爲代價的,發射後因裝填困難而無法形成持續的火力。爲此,當敵人衝上前而來不及再次射擊時可將三眼銃作重錘使用敲擊敵兵(三個鐵銃並在一起的重量是相當大的,完全可以勝任)。這種獨家發明一直用到清代,由於射擊精度太差最終被淘汰。
鳥銃:
1548年(嘉靖二十七年),明軍收復了被倭寇和葡萄牙殖民者佔據的浙江雙嶼,繳獲了一批鐵炮(日式火繩槍)和善於製造鐵炮的工匠。這批性能優良的火繩槍引起了明廷高層的重視,由馬憲、李槐等人研究仿造並加以改進,經過十年努力,終於在1558年(嘉靖三十七)年製成中國的第一批火繩槍。這批據稱性能“比西蕃尤爲精絕”的火繩槍有一萬把,大部分裝備給沿海的抗倭將士。
這些火繩槍被稱爲“鳥銃”。這麽稱呼可能有三種原因:一是命中率高,“十發有八九中,即飛鳥之在林,皆可射落”(《武備志》),就是連林中的飛鳥也能擊落;二是槍形好似鳥嘴,故又名“鳥嘴銃”;三是扣動扳機擊發時,龍頭銜夾火繩叩向藥池的動作好似小鳥啄水,故名“鳥銃”。
鳥銃的裝備對於明軍來說是一項革命性的飛躍,由火門槍時代跨入了火繩槍時代。比起以往的火銃,鳥銃有諸多突破性的優點:
1. 槍型更輕便,口徑小,便於攜帶足夠彈丸,且安裝彎形槍托便持槍,配以扳機便於擊發。以往的火銃基本上是圓筒狀,發射是 一手托住銃身,另一手手持火褶點燃,這樣便難以瞄準且極其不適。而鳥銃則可一手托銃,另一手既能通過握住槍托從容瞄準,又能騰出手指來扣動扳機,保證了發射效果。
2. 設有準星和照門,可以三點一線瞄準目標作精確打擊,大大提高了命中率,而不像原來的火銃僅憑經驗瞄準。
3. 使用火繩槍機,扣動扳機即可發射,比以往的火銃像點爆竹般的點火方式要方便可靠得多,而且延時短。這是火繩槍不同於火門槍(火銃)的最大區別之處。鳥銃的裝備使得明軍的單兵火器打擊能力和效率都大大提高,很快成爲步兵的主要裝備之一。
而就實際情況來說,當時南方軍隊(特別是江浙兵)善使火器,尤其是鳥銃,但北方軍隊則對鳥銃不怎麽青睞,他們更喜歡用三眼銃這種停留在西方14——15世紀類似手炮的技術水準的粗獷武器。北方多騎兵,使用三眼銃比較方便。騎兵們可在上馬衝鋒前放銃阻敵打亂對方陣型,然後執刀挺矛勇猛衝殺將敵殲滅。火器一經施放,在戰鬥中就無暇裝填,士兵放完一槍後便基本不用,可以說這些火器僅起輔助作用(當然,對於後期引進的紅夷炮之類的殺傷力巨大的火器則另當別論)。更讓北兵難以忍受的是鳥銃的操作極其繁瑣。鳥銃手除裝備一杆鳥銃外,還有搠杖(西方稱之爲通條或送彈棍)一根、火藥罐兩個,一個裝引火藥,一個裝發射藥、火繩五根、藥管三十個,鉛彈三百發。作戰時,先將適量粒狀發射藥倒入槍管,量太少則子彈打不遠,多了則有炸膛的危險(因此事先將定量火藥倒如若干藥管中,戰時直接取用);然後插入槍管把火藥壓均勻;裝入鉛彈一發,同樣要插入通條把鉛彈推至膛底壓住發射藥,以保證氣密性;接著打開後面的火門蓋,把粉末狀引火藥撒到藥池上,再蓋上藥池上的火門蓋;之後將火繩系在龍頭上,繩子的另一端可繞在槍身上或用手托住。這時只要打開火門蓋,扣動扳機,子彈便能射出。一根火繩可以多次擊發不滅,但引火藥的爆炸易使火繩彈出龍頭而不得不重裝。熟練完成以上步驟需要半分鐘至一分鐘時間,也就是說,鳥銃手每分鐘只能放一至二槍。此外,騎兵使用鳥銃還有諸多限制。首先鳥銃的有效射程大約80至100米,越遠精度越差。要在顛簸得馬上瞄準射擊是相當困難的,還不如三眼銃痛快;其次,馬上風馳電掣,點燃的火繩很容易熄滅,而且藥池中的引火藥也容易撒出來。鳥銃屬於滑膛槍,槍口向下時子彈易滑出,在平射時要相當注意(當時日本人的解決辦法是在子彈上包上棉花,西方則是包布或加填充物)。如此種種限制,使得裝備鳥銃的騎兵大多在馬下放槍,馬上則使用冷兵器,或者是如同西方龍騎兵那樣的騎馬步兵:作爲步兵參加戰鬥,但行軍機動時騎馬以增加速度,只是缺少騎兵那樣的馬上作戰技能。
同乘彌陀號,飛過業障山,越過生死海,同登極樂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