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加入最愛
聯絡我們
論壇幫助
dvbbs

>> 歡迎各路網友一起討論分享。
搜尋更多此類問題 
佛網Life論壇佛網Life論壇【綜合類】討論區歷史風雲版(Life論壇) → 【轉貼】不曾上過戰場的明代“坦克”

您是本帖的第 6002 個閱讀者
樹狀 列印
標題:
【轉貼】不曾上過戰場的明代“坦克”
凡夫俗子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頭銜:意淨言靈
等級:版主
文章:12842
積分:125630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7年6月22日
樓主
 用支付寶給凡夫俗子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轉貼】不曾上過戰場的明代“坦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明代 坦克!】因為找不到文物的所以用了張劇照。這個「坦克」也就是戚繼光在薊州造的偏廂車。其創建的車騎營中的戰車部隊,簡直就是類似於現在裝甲戰車部隊:車營編官兵3100餘名,佛朗機炮256門,大將軍(重型大口徑火炮)8門;每車營有戰車128輛,每輛戰車配有佛郎機2門、鳥銃4桿、火箭手4 人,平均每12名士兵裝備一門火炮,臨戰之時火槍輪番射擊可以終日不停;騎營編官兵約2700名,裝備有60門虎蹲炮。

    

坦克在二十世紀的戰爭中有“陸戰之王”的美譽。如果作個不恰當的類比,冷兵器時代的戰車可稱是現代坦克的鼻祖。春秋時,中國人就曾有過大規模戰車作戰的歷史,戰車曾經廣泛使用於戰場,是主要的戰爭工具。
  
  

可惜戰車這種古代“坦克”,上面配的是長矛弓箭,沒有強大的火力作依託,也沒有厚重的裝甲作掩護,且馭馬而行,不能隨心所欲,如履平地越過塹壕,衝破敵軍的防禦工事,除了笨重這一點相似外,和現代坦克不具可比性。正因為戰車受地形,戰鬥隊形,成本等因素的局限,在戰場上的作用逐漸降低。從趙武靈王胡服射騎開始,春秋諸侯逐漸認識到了車戰的局限和不足,車戰被放棄。從遊牧民族那兒學來的迅捷如風,侵掠如火的騎兵戰術取代了局限性較大戰車而成為戰爭中主要突擊力量。到戰國時,戰車已漸漸退出了戰爭舞臺,除作戰指揮和一些特殊活動,如檢閱、出巡等,或糧草輜重運輸,基本已無用武之地。
  
  

自明代開始,火器從西方流入中國,在軍隊中開始被大量使用。《明史 志68》載:“至明成祖平交阯,得神機槍砲法,特置神機營肄習”。而京軍三營中的這個“神機營”就成了一支“洋槍隊”。火器的威力讓朝廷且喜且懼,喜的當然是其強大殺傷力,懼的則是一旦廣泛普及恐危及自身安全。以傳統防民如防川的皇權思維,利器不可示人。所以,“神銃,國家所重,在邊墩堡,量給以壯軍威,勿輕給。”反過來,這又造成了火器不能在戰場上真正發揮其威力,不能根據實戰進行改良,製造水準無法提高。而實戰機會不多,使用被限制,軍隊仍循舊制,也不能圍繞火器的優勢構築新的作戰思維和戰法,故而雖有先進武器,卻不能轉換為戰鬥力。
  
  

不過火器的強大火力和威懾力也讓當時的一些有識之士意識到,以火器的威力配合戰車使用,在戰場上或許會相得益彰,使二者的特長都展露無疑。於是,一些發明家開始構思一種載入大炮和火銃的新型的戰車。 “正統十二年,始從總兵官硃冕議,用火車備戰。自是言車戰者相繼。”一時成為熱門議題。
  
  

據《明史 志68》,正統十四年,給事中李侃設計的一種這樣的戰車首先被採納製造並用於邊防,這種戰車“用七馬駕……以車載槍二十,箭六百,車首置五槍架,一人推,二人扶,一人執爨。試可,乃造。”此戰車服役於寧夏邊境,因寧夏當地多溝壑,所以並未在實戰中使用過。至於其他未曾被採納而用於軍中的發明更多,例如弘治十五年,“陜西總制秦纮請用只輪車,名曰全勝,長丈四尺,上下共六人,可衝敵陣。”十六年,“閒住知府範吉獻先鋒霹靂車。”
  
  

還有一些裝甲車雛形的發明,如,“蘭州守備李進請造獨輪小車,上施皮屋,前用木板,畫獸面,鑿口,置碗口銃四,槍四,神機箭十四,樹旗一。行為陣,止為營。”又如,“吏部郎中李賢請造戰車,長丈五尺,高六尺四寸,四圍箱板,穴孔置銃,上辟小窗,每車前後佔地五步。以千輛計,四方可十六里,芻糧、器械輜重鹹取給焉。”
  
  

另外一個曾經服役的戰車是定襄伯郭登所創。景泰元年,“定襄伯郭登請倣古制為偏箱車。轅長丈三尺,闊九尺,高七尺五寸,箱用薄板,置銃……每車槍砲、弓弩、刀牌甲士共十人,無事輪番推挽。外以長車二十,載大小將軍銃,每方五輛,轉輸樵採,皆在圍中。”不過考察之後結論是,“此可以守,難於攻戰,命登酌行。”
  
  

郭登這種“移動城堡”式的戰車後來經過改造,“前銳後方,上置七槍,為櫓三層,各置九牛神弩,傍翼以卒。行載甲兵,止為營陣。”在嘉靖時終於派上了用場,“四十三年,有司奏準,京營教演兵車,共四千輛,每輛步卒五人,神槍、夾靶槍各二。”
  
  

一些邊鎮將領對此類構思也頗有興趣。成化時,大同總督餘子俊甚至曾組建過這樣一支“坦克”部隊,“以車五百輛為一軍,每輛卒十人,車隙補以鹿角。既成,而遲重不可用,時人謂之鷓鴣軍”。隆慶年戚繼光出任薊門總兵時,曾做過騎車結合的嘗試,“每營重車百五十有六,輕車加百,步兵四千,騎兵三千。十二路二千里間,車騎相兼,可禦敵數萬。穆宗韙之,命給造費。”萬曆年熊廷弼出任遼東巡撫,也“請造雙輪戰車,每車火砲二,翼以十卒,皆持火槍。”
  
  

這些發明雖有不錯的構思,但基本上都過於笨重,行動不便,只適用於防守,大都毫無機動性和靈活性可言,很難適應變化無常的戰場。天啟年還有過強化了機動性的鋼輪車、小衝車等設計,均未曾經歷過實戰檢驗。“自正統以來,言車戰者如此,然未嘗一當敵。”儘管如此,明代對於新型戰車的構思熱,並不是一種復古倒退。明代的對手多為來去如風的遊牧騎兵,當時的大炮很笨重,火槍需要填充火藥,效率也很低,將火器與戰車結合,確不失為一種很好的構想。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13/10/6 下午 07:26:42編輯過]

六字名號隨口出,佛光一路伴君行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07/12/20 上午 11:23:26
凡夫俗子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頭銜:意淨言靈
等級:版主
文章:12842
積分:125630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7年6月22日
2
 用支付寶給凡夫俗子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轉貼】泗川之戰-明朝坦克的初次亮相!

1598年9月,中韓聯軍由董一元率領,自 忠州 出發, 經 尚州, 星州, 抵 晉州, 於9月27日夜殺至 泗川 老城之下。 泗川 守將乃是以勇猛著稱的 島津義弘, 手下8000人馬, 分駐 泗川 老城, 新城和三座營寨。 新城便是 島津義弘 以日本築城方式建造的‘倭城’堡壘。

董一元 的近3萬聯軍氣勢如虹, 連下 島津軍 三座營寨。 老城守將 川上忠實 手下只有500人, 要想守城宛如螳臂當車。 島津義弘 於是下令焚毀老城裏囤積的1萬石糧食, 全軍撤回新城。 可聯軍來得實在太快, 川上忠實 的屁股被牢牢咬住, 脫不了身, 80多日軍戰死。 幸虧 川上忠實 親自殿后奮戰, 才不致全軍覆滅。 待得 川上忠實 退回新城, 已是遍身鱗傷, 全身除了眼睛外都包著白紗布, 血淋淋的。 此時正值西洋 萬聖節(Halloween)之際, 島津義弘 著實被嚇了一跳, 還以爲 埃及木乃伊 詐屍了。 好不容易才認出是 川上忠實, 大家都不由欽佩此人的勇猛。

10月1日, 聯軍將 泗川 新城團團圍住。 年僅20的 島津忠恒 血氣方剛, 按耐不住就要出城和明軍拼個你死我活。 可67歲的 島津義弘 畢竟老辣, 深知此時出戰准討不了好, 趕緊勸住兒子, 下令堅守。 董一元 從沒跟日本人打過交道, 也懶得廢話套交情, 直接揮軍就上。 島津義弘 沈著以對, 只在在牆頭以鐵炮和弓弩攻擊蜂擁而來的明軍。 島津家 善使鐵炮, 這次帶到朝鮮的3000鐵炮部隊果然名不虛傳。 他們在城牆上組成一道彈幕, 讓明軍根本無法接近城下。 日軍還以鐵釘塞滿大炮炮膛, 轟擊明軍後翼, 企圖讓明軍首尾不能相顧。 一時間戰況變得膠著異常。

董一元 見久攻 泗川 新城不下, 還死傷慘重, 心下焦躁, 便亮出王牌攻城兵器, 一輛載著大炮的沖車。 不知 董一元 哪里找來的靈感, 竟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輛坦克! 仗著沖車厚厚的木板, 日軍鐵炮根本不能撼動其分毫。 在一衆明軍的努力推動下, ‘坦克’上的炮口一邊噴發著怒火, 一邊緩緩向 泗川新城 城門推進。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島津義弘 徹底傻了眼。 面前這個怪物軟硬不吃, 而且已經靠到城門下, 以撞門錘在門上敲了好幾個窟窿。 眼看城門即將被攻陷, 遠處觀戰的明軍更是歡聲雷動, 紛紛擠到城門附近, 只等沖進去砍人立功了!

事到如今只有拼啦! 島津義弘 命令全軍集結到城門後。 一聲號角, 日軍主動打開城門, 嘶叫著沖進明軍陣中, 以近身肉搏戰術抵擋‘坦克’的推進。 衆明軍不虞有此一招, 不過只經過稍許慌亂, 便與日軍在城下殺將起來。 機不可失! 島津義弘 見成功阻止‘坦克’, 立刻下令城牆上的士兵向‘坦克’投擲燃燒瓶, 焙烙玉等貨物, 打算火攻。

日軍此計歪打正著。 雖然沖車是木制, 但由於披了牛皮, 也不太容易燒著。 但沖車上由於載了火炮, 即也攜帶了火藥炮彈等物, 根本見不得半點火星。 只聽見突然爆炸聲震天, 雙方正在‘坦克’附近廝殺的士兵北一陣火光送上半空, 慘叫聲不絕。 用當事者的話來形容, “火藥桶爆炸産生的連鎖反應, 將其他的火藥桶都點燃。 爆炸聲震耳欲聾, 所有人都被震得呆了。”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日軍攻破明軍衝車
  

好一會, 雙方將士才回過神來, 明白發生了什麽事。 尤其明軍更是驚疑, 刀槍不入的‘坦克’怎麽突然爆炸了? 難道日軍真有神仙相助? 驚駭之餘, 紛紛向後撤退。 島津義弘 死裏逃生, 又怎肯善罷甘休? 立刻下令全軍突擊, 休叫放走一個敵人! 可明軍也不愧遼東來的百戰之師, 雖敗不亂。 前鋒士兵集結到一起, 在一座小山上組成防禦陣, 奮力抵擋日軍如怒濤般的攻擊, 竟使日軍無法再度前進!

本以爲此戰已經結束, 日軍也撿不到什麽大便宜。 可 島津義弘 以其獨有的戰場直覺, 敏銳地觀察到明軍後方都是些老弱殘兵, 加上一些雜役腳夫, 不堪一擊, 於是立刻命令集中鐵炮火力攻擊明軍後翼。 果然不出 島津義弘 所料, 那些雜役腳夫一觸即潰, 還連帶沖散了前鋒士兵們組成的防禦陣, 使得明軍再也無法組織起有效抵抗。 雖然明軍仗著人多, 仍在拼命奮戰, 但從 固城 馳援而來的 立花宗茂 又扭轉了日軍兵力不足的劣勢, 剩下的戰鬥變成了殘忍的屠殺。
  

(網友  疾風的化身:固城援軍至是明史自己的錯誤,明史中有另一篇是寫成"擔心固城的日軍會來援"罷了....實際上固城沒有援軍到泗川,立花宗茂沒打這場....大多龜在固城當後勤....講難聽點秀吉根本沒重用他 )

走投無路的明軍四散向 晉州 方向撤退, 滾滾 南江 卻無情地擋住了他們的逃生之路! 雖然有些的船隻, 但不少掉隊的士卒沒能趕上, 結果慘死在 南江 岸邊。 在 第二次晉州之戰 後, 南江 再次被鮮血染紅。

據日軍宣稱, 此戰共斬首3萬8700級, 自是極盡吹噓只能事, 因爲 董一元 帶出來攻打 泗川 的總兵力也不到3萬。 (維基百科上的日文資料更離奇, 宣稱 董一元 實際帶兵20萬攻 泗川, 結果戰死8萬。 難道 董一元 把整個 大明國 能動員的兵力幾乎都帶到朝鮮來了? 可見網路資料有多不靠譜!) 看來朝鮮方的資料比較合理, 明軍戰死人數約7~8000, 且大多死在逃亡路上。 可不管怎樣, 泗川之戰 是 文祿·慶長之役 以來明軍損失最爲慘重的一仗。 洋洋自得的日軍把主將 島津義弘 捧上天, 說他把明軍殺得膽寒。 一提 島津義弘, 明軍士兵都不無驚恐地稱他‘鬼石曼子’。

‘石曼子’是 島津 的日語發音, 英文拼寫爲‘Shimatzu’。 雖然《明史》的確把 島津 稱爲‘石曼子’, 但在前面加個‘鬼’字卻不符中華文字推崇某人勇敢的習慣。 給人起外號, 大明 的 施耐庵 早就展現了其過人的創造力, 什麽‘及時雨’‘玉麒麟’‘霹靂火’‘黑旋風’‘浪裏白條’等等108個, 個個朗朗上口, 傳誦千古。 反倒當年日本人的想象力遠沒有今天發達, 只要是猛將, 就給此人的名字前套個‘鬼’字, ‘鬼武藏’‘鬼十河’, 讓人頭昏腦脹。

由此可見, ‘鬼石曼子’這個外號的確不是明軍起的。 實際上 大明 和朝鮮對 島津義弘 的譯名也沒達成共識。 《懲毖錄》就叫他‘沈安頓吾’。

只是可憐明軍的新式兵器‘坦克’。 由於導致此戰失敗, ‘坦克’的研發工作被 大明 政府打入冷宮, 最後被英國人奪去了發明專利。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11/9/23 下午 11:19:55編輯過]

六字名號隨口出,佛光一路伴君行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09/1/15 上午 11:31:29
qqw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版主
文章:1964
積分:20752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7月2日
3
 用支付寶給qqw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0/5/13 上午 06:38:53
凡夫俗子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頭銜:意淨言靈
等級:版主
文章:12842
積分:125630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7年6月22日
4
 用支付寶給凡夫俗子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本欄位提供給僅會員閱讀,非本站會員無權檢視精華帖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0/7/5 上午 10:28:43
ppo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頭銜:李小龍唯一傳人
等級:版主
文章:2045
積分:21864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10月9日
5
 用支付寶給ppo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3/10/6 上午 07:04:29

 5   5   1/1頁      1    
佛子網路世界的家 佛網 Buddhanet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0601]
頁面執行時間 00.04688 秒, 4 次資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