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加入最愛
聯絡我們
論壇幫助
dvbbs

>> 歡迎各路網友一起觀賞。
搜尋相關精彩主題 
佛網Life論壇佛網Life論壇【綜合類】討論區討論版電子書(Life論壇) → 悟入一真法界的音聲法門-華嚴篇(賴靜涵)

您是本帖的第 7492 個閱讀者
樹狀 列印
標題:
悟入一真法界的音聲法門-華嚴篇(賴靜涵)
小師兄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版主
文章:3201
積分:40281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8月13日
樓主
 用支付寶給小師兄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悟入一真法界的音聲法門-華嚴篇(賴靜涵)

悟入一真法界的音聲法門-華嚴篇

 

作者:賴靜涵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

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照。」

 

-《華嚴經•夜摩宮中偈讚品第二十》-

 

華嚴宗名列中國佛教的「教下三宗」。和天台一樣,華嚴宗也是有判教和止觀,只是華嚴宗強調佛陀所證得的「一真法界」,多出一份玄妙離奇的描述,因此常被誤為光說不練的「名相佛教」和「口號佛教」。事實上,華嚴宗和天台宗一樣,重點不在哲學,而在止觀。修行的目標是在於悟入經中闡述的「一教圓乘」的一真法界,也就是釋尊在菩提樹下悟到的佛境界。

 

《華嚴經》全名為《大方廣佛華嚴經》,素有「經王」之稱。自古以來,就有「讀過華嚴,方知佛家富貴」之語。據說《華嚴經》本來有三種版本,即上、中、下三種。由於上本與中本之頌偈數量和品數浩大,不是凡夫之力所能受持,故隱而不傳,今所傳者是屬於「下本」的《華嚴經》,原有十萬頌偈,四十八品(或謂三十八品),可見內容十分博大。主要是記載如來成道後第二七日,於菩提樹下為文殊、普賢等上位菩薩宣說的自證的佛果圓滿境界。由於佛境界是廣大無邊,層層無盡,不可思議,而整個法界也不只一佛,而是無量無邊尊佛與淨土,這些佛國淨土又是毛孔當中另有宇宙,層層遞進,無量無邊的一真法界。這些敘述,在八十卷的《華嚴經》當中占了八分之一的篇幅,是《華嚴經》中最主要的內容之一。

 

但是《華嚴經》並不是以描述不可思議的法界為目的,而是說明如何進入佛陀所證得的法界實相。如以經題來看,廣大而無邊,稱為「大方廣」;而「佛」就是即證入大方廣無盡法界者;「華」就是成就萬德圓備之果體因行的譬喻,因此以種種因地之萬行,來嚴飾佛果之深義,則稱為「佛華嚴」。因此《華嚴經》就是顯發「一心法界」體用,開顯出重重無盡、事事無礙,理事圓融的華嚴三昧。相對於一樣是以蓮花作為譬喻的《法華經》來說,其重點在於說明「佛陀本懷」,以教育為中心,說明種種成佛的修行理路之妙理妙諦。《華嚴經》的重點則以這朵蓮花的清淨莊嚴來描述「佛境界」,說明證此境界的因位果報。所以《法華》教義在明教導眾生入佛之知見,而《華嚴經》的重點在顯明圓滿莊嚴的佛境界,及悟入此一境界的教理。

 

那麼,怎麼樣修才能悟入《華嚴經》的境界呢?答案是念誦法。根據華嚴宗三祖,法藏大師《華嚴經傳記》指出,《華嚴經》從晉代譯出以來,修行本經獲得成就者大多以讀誦及拜經這兩種方法,從晉代到唐代許多行者,包含華嚴宗的初祖杜順,乃至唐代的名醫孫思邈,都是讀誦《華嚴經》成道,證入甚深三昧,因而修行《華嚴經》的風氣大盛,其高妙的智慧與哲學受到眾人的肯定,遂形成中國大乘佛教重要的宗派。所以法藏大師特別以〈念誦〉與〈轉讀〉兩篇來闡述,後來誦經與拜經就成為華嚴宗修持的主要法門。

 

隋唐之際,華嚴宗人才輩出,盛極一時,然而唐武宗滅佛時遭受嚴重打擊,從此一蹶不振。因而目前為止,很難找到原來屬於華嚴專宗寺院的清規,有關華嚴宗修行念誦的儀軌研究備感困難。因此本篇僅能就當前可見的材料:一為禮拜華嚴經儀軌;二為華嚴懺儀;三為華嚴字母。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07/1/8 上午 08:04:55
小師兄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版主
文章:3201
積分:40281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8月13日
2
 用支付寶給小師兄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一,禮拜華嚴經儀軌

 

前面提道,從晉代以來就有讀誦《華嚴經》悟入三昧的修行傳統,因此有以誦經與拜經修行儀軌。根據華嚴宗三祖,法藏大師著作的《華嚴經傳記》卷五提到下列儀軌:

 

1.        《華嚴經中佛名》二卷,菩薩名一卷。這本書在法藏大師的時代就已經不知道是誰所作。只知道賢首大師(法藏大師以前)將其擴充,更加完備。

 

2.        《普禮拜法一十五拜》。這儀軌是天台智者大師所作的。是法藏大師當時的江南所盛行的,其間都引寂滅道場等七處八會的佛菩薩名號。法藏大師順便提到:智者大師仍判《華嚴經》為圓滿頓教。

 

3.        《華嚴齋記》一卷。這是南朝梁代竟陵文宣王所撰寫。自齊、梁以來,每次大規模修供齋的儀式,大部分都按照這個儀式進行。

 

4.        《供養十門儀式》,這是沙門智儼法師(應該是華嚴宗二祖)所作。

 

5.        《華嚴三昧觀》一卷十門。沙門法藏所著。這部儀軌的重點在於修成普賢行,結金剛種,種下菩提因。以求當來下生之時可以參加華嚴海會。

 

6.        《華嚴三寶禮》十首。這部儀軌初禮是以《華嚴經》中所說的盧舍那佛以及普賢菩薩等等為主要禮拜對象,後來七會稱各處法名菩薩,第九禮則禮經中四十九萬八千八百偈《華嚴經》中三寶。第十禮則禮傳說中的「上本」,即十大千界微塵數偈《華嚴經》中三寶,并稱說彼經佛法及普賢等。

 

7.        《華嚴讚禮》十卷十首。主要是禮拜《華嚴經》內容。

 

然而,上述儀軌今日幾乎全部亡佚。目前尚能見到的禮拜華嚴經儀軌,是《禪門日課誦》當中所收錄的《諷華嚴經起止儀》與《禮華嚴文》,然而這兩部都應該都出自一部完整的儀軌,就是《卍字續藏》第128冊當中的不著錄名氏的《華嚴道場起止大略》一卷。有關本儀軌的內容略說如次:

 

1.        香讚:「爐香乍熱,法界蒙熏……」

2.        主白:「遮那妙體,遍法界以為身,華藏莊嚴,等太虛而為量,維此法會不異寂場,極依正以常融,在聖凡而靡堅,……」

3.        眾白:「仰祝皇圖鞏固,帝道遐昌,佛日增輝,法輪常轉,十方施主,增益福田,法界眾生,同圓種智」

4.        南無華嚴教主盧舍那佛(三稱)

5.        開經偈:「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6.        誦《華嚴經》

7.        補闕圓滿真言

8.        唱華嚴字母

9.        迴向

10.    總迴向

11.    拜普賢行願品或者是《禮華嚴文》

 

從這部儀軌以《爐香讚》為首,並有「仰祝皇圖鞏固,帝道遐昌」推測該儀軌應該是禪門清規所規定的諷誦的功課。而《禮華嚴文》僅有一篇文章雖是宋代隨州大洪山遂禪師所作,年代比較早,是此儀軌當中一部份,故《禪門日課誦》當中所收錄的《諷華嚴經起止儀》與《禮華嚴文》應該都出自於此。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07/1/8 上午 08:05:48
小師兄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版主
文章:3201
積分:40281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8月13日
3
 用支付寶給小師兄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二、禮拜華嚴經的懺儀

 

上一篇我們談到天台宗智者大師所說的「罪障不除,止觀定慧不發」的理論,所以拜懺的目的就是要入甚深三昧,有關《華嚴經》也有這樣的懺儀。目前能見到的以《華嚴經》為本的懺儀有兩部,即《卍字續藏》第128冊裡面的《華嚴經海印道場九會請佛儀》一卷與《華嚴經海印道場懺儀》四十二卷。

 

雖然《卍字續藏》並未著錄作者名氏。不過根據列於兩部儀軌前面的明末清初大儒,錢謙益所撰寫的〈華嚴懺法序〉當中知道,這兩部儀軌應該合起來作為一部行法。《華嚴經海印道場九會請佛儀》是後面四十二卷本《華嚴經海印道場懺儀》的前行。這個儀軌的設計和天台懺儀原理相似,也就是先設立懺悔儀軌的道場,然後進入道場方便修止觀用的。

 

然而有趣的是,設計這個儀軌的人是唐代一行禪師與其弟子慧覺大師依照經典設計的。一行禪師是真言宗的大師,擅長曆數星象,也專精真言佛教。他非常推崇華嚴教理,與弟子慧覺共同制此懺儀。後來因緣際會,這部懺就藏在雲南省雞足山隱而不見,直到明代雲南麗江郡郡守木懿應在雞足山崇聖寺發現了這部懺儀,因為當時明代皇帝崇信華嚴經,獻給了皇帝,這部《華嚴海印道場懺儀》才得以重新問世。

 

一行禪師雖然是按照天台懺儀的觀念設計這個儀軌,但其本旨仍在於華嚴思想。《華嚴海印道場懺儀》內容是以「四十二晌」作單位。所謂的「晌」本來是指一天當中的某一段時間,應該是指「日」來說。四十二晌,相當於六個七。至於為何用四十二作單位,可能與「四十二字門」有關。每一個「晌」一卷,其內容是以「普賢十大行願」來作為主要結構。按《華嚴經傳記》提到初祖杜順和尚是以念誦華嚴經及「修普賢行」開悟成就的。所謂的修普賢行即是「普賢十大願王」,由於華嚴宗以為「普賢十大願王」是趨入毗盧無盡境界之妙門,以此架構懺儀,可謂深得華嚴妙理。整部懺儀全然以華嚴層層無盡,廣大圓滿,理事圓融的哲學來設計。

 

特別的是,有些儀節加入咒語誦持,如「第三敬禮諸佛」的地方放入《普禮真言》及《功德山陀羅尼咒》。一行禪師放入《功德山陀羅尼咒》的原因是因為《大集經》說誦此咒一遍,如禮大佛名經四萬五千四百遍,又如轉大藏經六十萬五千四百遍,若眾生誦此咒一遍,不僅可以消滅罪障,並可於命終之後往生極樂世界,得見阿彌陀佛上品上生。

 

修此懺儀應該是要建立一個專修的道場。然而,有關華嚴宗祖師的傳記當中很少看到相關紀錄,這或許和一行禪師是真言宗行人有關,但該懺的宏大與精深,是值得研究華嚴經教,修行華嚴法門的人注意的。

 

三、華嚴字母

 

在前面我們提過禪門禮拜《華嚴經》的儀軌當中有唱誦「華嚴字母」的儀節。什麼是「華嚴字母」呢?為什麼要唱誦「華嚴字母」?原來華嚴字母是出自《華嚴經•入法界品》當中說到的「四十二字觀門」,也就是眾藝菩薩傳授善財童子唱誦四十二梵字而獲得菩薩解脫的妙法。唱誦字母原來是為了顯發般若本體的妙用,按《般若經》稱此「四十二字觀門」為「觀字義法門」,又稱為「悉曇四十二字門」、「四十二字陀羅尼門」。《大智度論》說這四十二字是一切文字之根本,稱為「字母」。菩薩聽聞此字母,則能「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因能從唱誦字母過程當中顯發蘊含的義理。因而菩薩若能受持誦讀這些字母,並為他人解說,則可獲增強識念、知慚知愧、堅固心念、智慧開達等二十種功德。這就是唱誦字母的功德利益。《華嚴經•入法界品》中,眾藝菩薩對善財童子所說的就是這個法門。

 

眾藝菩薩說修此法門的重點是以「此四十二般若波羅蜜門為首。入無量無數般若波羅蜜門。」如眾藝菩薩所說:「唱阿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以菩薩威力入無差別境界。」眾藝菩薩是這樣時常唱誦字母,以觀察體相來修行,因此能夠「智入其中。無疑無礙。無愚暗。無頑鈍。無憂惱。無沈沒。無不現證。」發其般若妙用,所以能夠證得種種功德,善巧一切世間與出世間之法,通達到於彼岸的智慧。因而眾藝菩薩通達諸方技藝,文字算數與醫方咒術之學,並能了其底蘊,能夠善療眾病,也能驅趕鬼魅、怨憎咒詛等種種非人干擾。更可以了知金玉珠貝等一切寶藏出生地方,分別品類,勘其價值,才能以此救濟安民,攝護一切眾生。所以眾藝菩薩說修此法門能夠達成菩提心願,得到保護一切人眾所居所的能力,這就是眾藝之所以成為菩薩的本旨,即是修此華嚴字母的功德。

 

字母唱誦其實是念誦法門的根本,所以不獨見於《華嚴經》,還有《摩訶般若經》、《大智度論》、《光讚般若經》、《放光般若經》、《大般若經》、《大方等大集經》、《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等等都有提到。因此不僅是華嚴宗有,天台宗、真言宗都有這樣的行法。然而天台的行法已經失傳,而真言宗又受到武宗滅佛打擊一蹶不振。獨有華嚴宗的字母唱誦最為有名,傳承至今,連禪宗都將其列入《禪門日課誦》當中。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07/1/8 上午 08:06:24
小師兄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版主
文章:3201
積分:40281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8月13日
4
 用支付寶給小師兄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結論

 

在中國佛教史來說,華嚴宗曾經盛及一時,後為武宗滅佛所及,僅於五臺山留存一脈。此後華嚴哲學為禪宗所吸收,根據《賢首傳燈錄》記載,從圭峰宗密禪師以後的華嚴法脈大多兼有習禪,並兼修《楞嚴經》與《圓覺經》。修習本宗的「華嚴三昧」者不多,大多是以弘講《華嚴經》與相關註疏而列入賢首法嗣當中。固然諸法平等,無有高下,但是華嚴宗的行法本來就是念誦《華嚴經》和華嚴三昧的修行,後來華嚴宗不再盛行,淪為後代的口談議論的情況,或許和華嚴宗本門行法的沒落不無關係。

 

南北朝以來到唐代中國佛教的精神,正是在於探索佛陀本懷的努力。天台智者大師提出了以《法華經》為主的開權顯實教義,而華嚴宗杜順大師則以佛境界為目標作為一乘圓教。兩位大師的抉擇經典不同,但是理念都是一致的。兩宗祖師們都以尋求佛陀本懷,或證入佛境界的精神來修行;為令後代證入此一境界,更設立了修行儀軌,這個大慈大悲的精神實在令人感動不已!然而後來卻發展成純以哲學來作探討,實在非常可惜!事實上,兩宗所標舉的不止是哲學,而是行門的目標。所以真要討論華嚴精義,是否應該從念誦《華嚴經》,勤修華嚴三昧開始呢?佛境界,在華嚴行者來說,或許不是浪漫的幻想,而是實際的行動。▲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07/1/8 上午 08:06:39

 4   4   1/1頁      1    
佛子網路世界的家 佛網 Buddhanet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0601]
頁面執行時間 00.12500 秒, 4 次資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