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加入最愛
聯絡我們
論壇幫助
dvbbs

>> 歡迎各路網友一起討論分享。
搜尋更多此類問題 
佛網Life論壇佛網Life論壇【綜合類】討論區歷史風雲版(Life論壇) → 【轉貼】歷史上海戰的奇蹟-鳴梁海戰:13艘戰船vs330餘艘戰船

您是本帖的第 9765 個閱讀者
樹狀 列印
標題:
【轉貼】歷史上海戰的奇蹟-鳴梁海戰:13艘戰船vs330餘艘戰船
凡夫俗子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頭銜:意淨言靈
等級:版主
文章:12835
積分:125547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7年6月22日
樓主
 用支付寶給凡夫俗子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轉貼】歷史上海戰的奇蹟-鳴梁海戰:13艘戰船vs330餘艘戰船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朝鮮戰神李舜臣

1596年,中日韓三方和談破裂後,日本再次圖謀進攻朝鮮。由於先前輸掉 文祿之役 的關鍵之一就是海路不通。 因此, 日軍決定在發動陸地攻勢之前, 一定要把朝鮮水軍消滅乾淨!

第一步, 自然就是除掉 李舜臣。 由於朝鮮政府暗弱昏昧, 日本人的反間計獲得極大成功, 幾乎讓 李舜臣 死在自己人手裏。

沒有了領頭的獅子, 剩下的小嘍囉就好辦多了。 朝鮮政府還唯恐日軍太過勞累, 更新任 元均 頂替三道水軍使之職。 誰都知道這個 元均 除了畏敵怯戰, 就只會在功勞簿前爭風吃醋。 有這樣的統帥, 朝鮮水軍想不被滅也難了。 (雖然中了反間計, 但朝鮮政府如果派個比 李舜臣 差不多或更厲害的角色統帥水軍, 日本人還是得吃不了兜著走。 誰知他們千挑萬選竟挑了 元均 這麽個蠢材! 看來國家興亡, 與外國無涉, 都在本國統治階層的一念之間!)

果然, 元均 甫一到任, 便廢除了 李舜臣 頒佈的所有軍法號令和諸項制度。 許多曾經跟著 李舜臣 出生入死的將領和士兵不是被貶逐, 就是遭流放。 很明顯, 元均 這是新官上任三把火, 給自己立威啊, 順便也方便培植培植自己的勢力。 安插自己的勢力能方便打仗也就罷了, 可這個 元均 上任以後竟不理軍務, 反而成天喝得酩酊大醉, 然後倒頭就睡。 稍微有清醒的時候, 也忙著體罰士卒, 給那些 李舜臣 的舊部小鞋穿。 最後, 這小子竟然冒天下之大不韙, 帶著自己的小妾入住中軍大帳。 衆將士大嘩, 再也不肯盡心服從主帥調遣。 有些人甚至在私底下說跟著這樣的主帥只有死路一條。 如果真的遭遇日軍, 乾脆轉頭就跑好了。 整支水軍隊伍在大敵當前之際, 反而離心離德, 號令不行, 幾至潰散邊緣。

相比朝鮮水軍, 日本水軍則是信心滿滿, 士氣高昂。 自 文祿之役 以來, 他們吃夠了朝鮮水軍的苦頭, 回去後便臥薪嘗膽, 大力發展海船與火炮技術, 並努力操練水上戰法。 這次捲土重來, 就是要報 文祿之役 的一箭之仇! 日軍在 釜山 聚齊全部水軍, 600艘戰艦, 但並沒有主動出擊, 反而如 姜太公 般坐起了釣魚臺, 嚴陣以待。 奇怪, 難道他們準備守株待兔, 讓朝軍自己來送死嗎?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朝鮮南部地圖

果不其然。 6月初, 老相識 要時羅 又鑽到了 慶尚右兵使 金應瑞 的大營, 報告了一個絕密消息: 日軍運輸隊不日即從海上開到 釜山, 朝鮮水軍只需全力迎擊, 必能全殲之。 這可是繼關於 加藤清正 渡海的情報之後, 要時羅先生 爲朝鮮人提供的又一次重要軍情啊。 可不能再浪費機會了! 金應瑞 立刻通知 都元帥 權慄, 兩人都對此情報深信不疑。 權慄 立刻下令, 趁日軍初到, 立足未穩, 元均 率所部朝鮮海軍攻擊 釜山, 全殲日本全部海軍力量!

6月19日, 元均 艦隊從 閑山島 出發, 向東開進。 半路上, 遇到了 島津義弘 和 高橋統增 部下的小股巡邏艦隊, 只經過短暫的交火, 元均 即下令全軍撤回大本營。

首次攻擊無功而返。 權慄 對 元均 這種三心二意的態度十分惱火, 再次督促他向 釜山 進攻。 連朝廷也開始懷疑 元均 是否真的能勝任 三道水軍使 的職位了。 無奈, 元均 只得再次收拾收拾, 發動第二次攻擊。

7月7日, 朝軍艦隊離開 閑山島。 雖已被貶, 但一直心系水軍的 李舜臣 在 元均 出發之前蔔了一卦, 卦像呈“風疾水惡, 雷電交擊”, 乃大凶之兆。 果然這一出發, 元均 和大半朝鮮艦隊便再也沒能活著回來。

烏紗帽受到威脅, 元均 這次出兵顯得格外焦躁。 傍晚時分, 朝軍艦隊開到離 釜山港 不遠的 絕影島, 累了一天的朝軍將士正準備休息。 忽然, 海平線上忽然出現了密密麻麻的日軍艦隊, 約600餘帆。 元均 大驚, 顧不得部下遠來疲憊, 下令全軍迎擊。 日軍遲不出現, 早不出現, 偏偏在朝軍最疲弱的時候出現, 不能不說朝軍的動向一直都在其掌握之中了。 要時羅 的反間計做得真出色呀。

日軍艦隊統帥是 藤堂高虎, 加藤嘉明 和 脅阪安治。 這些號稱戰國名將的傢夥在 李舜臣 面前如同三歲小孩, 不堪一擊。 但對付 元均 之流, 卻是綽綽有餘。 此刻正值西北風急, 朝軍逆風作戰, 在日軍優勢兵力前, 30艘朝軍戰艦被很快擊沈。 元均 被嚇得魂飛魄散, 來個180度大轉彎, 下令全軍急撤。 一會全軍攻擊, 一會全軍撤退, 毫無章法可言。 朝軍上下將士不明所以, 立刻陷入混亂狀態。 藤堂高虎 等人大喜, 更是催兵猛攻。

殘軍退到 加德島。 朝軍上下又累又渴, 紛紛跑到岸上找水喝。 不料, 日軍早在岸上布好埋伏, 正等著朝鮮人往口袋裏鑽呢! 朝軍士兵剛上岸, 忽聽一聲炮響, 四周突然殺出3000多日軍, 在猛將 島津義弘 的率領下殺入朝軍陣中, 如猛虎撲羊一般。 400名朝軍士兵瞬間丟了腦袋, 剩下的也都丟盔卸甲, 逃回船上。

元均 領兵再退, 一路潰退到 巨濟島 北岸的 漆川梁 才敢停下來歇口氣。 可能是被日軍打蒙了腦袋吧, 元均 竟把全軍停在了 漆川梁, 整日躲在船艙裏喝悶酒, 再也沒發佈任何一道命令。 漆川梁 是位於 巨濟島 和 漆川 之間的一道狹窄水域, 且多有淺灘, 非常不適合船身高大的朝鮮戰船行駛或停泊。 部將們數次想進言, 要求水軍轉停其他海域, 可根本連 元均大人 的面也見不到。 權慄 也聽說進攻 釜山失利, 立刻出動陸軍接應水軍的殘兵, 卻怎麽也聯繫不上。 元大人 此刻可能正在醉夢中看見自己升官發財的樣子吧。 (想升官發財絕對不是錯, 可也不能達到目的後就尸位素餐, 只拿權利不盡義務啊! 元均 使用卑鄙手段擠走 李舜臣, 爬到了他的高位, 卻沒有能力接管水軍, 保衛海疆, 最後鬧得國家山河破碎, 民衆生靈塗炭, 這不是禍國殃民又是什麽?)

元均 這一醉, 就是7天! 整整一個星期, 朝軍艦隊就呆在 漆川梁, 一動不動, 和砧板上的魚差不多。 可得勝後的日軍卻並沒閑下來慶功。 他們正忙著調兵遣將包圍 漆川梁, 以圖一舉消滅朝鮮水軍, 永絕後患呢!。 7月15日, 日軍開始集結。 500艘日軍戰艦在 藤堂高虎, 加藤嘉明, 脅阪安治 和 島津忠恒 的率領下, 悄悄從 安骨浦 出發, 逼近 漆川梁。 同時, 島津義弘 率陸軍2000從 加德島 移至 巨濟島 的 西北角, 打算從陸路會同水軍, 夾擊朝軍。 包圍圈佈置完畢。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7月16日, 半夜剛過, 還在睡夢中的朝鮮水軍忽聽三聲炮響, 頓時四周火光沖天, 喊殺聲不絕, 大驚。 “日本人殺來了, 快逃命吧!” 人人抱頭鼠竄, 心中只有一個念頭。 整支朝鮮水軍還沒接仗, 便已潰敗。 500艘日艦沒遭到任何抵抗, 爭先恐後地沖入 漆川梁。 日本兵跳上敵艦, 見人便殺, 然後燒船。 混亂中的朝軍毫無還手之力, 只能任人宰割。 部分朝鮮潰兵退至 巨濟島, 數百人紛紛跳船, 希望遊上岸逃生, 卻不幸受到早已久等的 島津義弘 的熱情招待, 更添無數冤魂。 看著滿海峽著火的朝鮮戰船, 鍋島直茂 的兒子 鍋島勝茂 詩興大發, 直誇見此美景, 遠勝觀賞 吉野 的櫻花盛會。

待得天色漸明, 慘烈的戰鬥才漸漸平息。 是役, 朝鮮水軍幾乎全軍覆滅, 三道水軍統制使 元均, 全羅道右水使 李億祺, 忠清道水使 崔湖, 皆死於亂軍之中。 據生還者描述, 元均 的旗艦好不容易沖出了日軍包圍, 但日軍仍在後面緊追不捨。 旗艦剛靠岸, 朝鮮水兵便都一哄而散, 逃命去也。 誰也沒功夫搭理老邁肥胖的 元均。 元均 跑不動, 終於在一棵松樹下被追上。 其結局如何後人不得而知, 但想必不是當場被格殺, 就是被拖回日軍大營砍了。 (下爲 元均 被俘圖。 日軍拖著被捆得像豬玀一樣的 元均, 準備回營請功。)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元均 的死活輕如鴻毛, 但 全羅道右水使 李億祺 的戰死實在是朝鮮水軍不可估量的損失。 據目擊者稱 李億祺 與日軍死戰, 直至全軍覆沒, 最後自沈於海中。 自 文祿之役 爆發以來, 李億祺 便作爲 李舜臣 最得力的左右手, 轉戰於朝鮮沿海, 立功無數, 是朝軍不可多得的將才。 他的戰死, 預示著 李舜臣 將孤軍奮戰, 獨撐海上危局, 直到與 大明 水軍會師的那一天。

唯一生還的高級將領只有 慶尚道右水使 襄楔。 襄楔 早看出全軍停泊在 漆川梁 的危局, 數次向 元均 進言, 但都被置之不理。 襄楔 無奈, 只得約束自己屬下12艘戰艦, 要他們保持高度戒備狀態。 果然不出所料, 日軍來襲, 朝軍大潰。 只有 襄楔 旗下的12艘戰艦由於早有戒備, 才逃得大難。 襄楔 回到 閑山島, 深知日軍不久即來, 守是守不住了, 乾脆一把火把兵舍, 糧草, 軍器燒了個乾淨。 島上民衆也被指引到安全地帶避難。

可惜, 在大多朝鮮人看來, 襄楔 的行爲與臨陣脫逃無異。 連 李舜臣 也指責他連 元均 都不如。 至少 元均 最後還是爲國捐軀了。 可 李舜臣 也不想想, 沒有 襄楔 保留下來的12艘戰艦爲種子, 朝鮮水軍靠什麽本錢翻盤再來? 不幸的 襄楔 大概對只剩12艘船的朝鮮水軍喪失信心了吧, 在 鳴梁海戰 前又想逃走, 最後被抓回來處決。

反觀葬送了整支艦隊的元均, 在戰後竟被朝廷追封爲一等功臣, 與 李舜臣, 權慄 二人並列爲三! 而像 李億祺, 還有守 晉州 的 金時敏, 守 延安 的 李廷馣 等真正立了大功的, 只能被封爲二等功臣而已。 世道不公, 竟至於此啊!

7月21日, 漆川梁 的敗報傳到 漢城, 朝廷大驚。 危難之際, 朝廷終於又想到了 李舜臣, 那個 文祿之役 中不敗的神話, 趕忙下令 李舜臣 官復 三道水軍統制 之職, 去抵抗來勢洶洶的日軍。 可是僅僅12條船,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啊, 李舜臣 又憑什麽扭轉乾坤?


雖然羊已經跑得差不多, 但朝鮮政府最終還是在徹底完蛋之前, 把牢給補上了。 當 漆川梁 大敗的消息傳來, 權慄元帥 不等朝廷命令, 立刻要求 李舜臣 南下, 收拾水軍殘局。 7月22日, 朝廷正式頒佈委任狀, 恢復 李舜臣 “全羅道水軍左使, 兼慶尚, 全羅, 忠清三道統治使”之職。 雖然官復原職, 可如今 李舜臣 手下只剩可憐兮兮的12艘 板屋船 戰艦了, 與原來的200多艘相比如同光杆司令。

所幸曆盡磨難的 李舜臣 並未氣餒。 在前往 全羅道 的路上, 他盡力安撫百姓, 收編潰散的士兵。 朝鮮軍民聽說 李舜臣 回來了, 都極爲振奮。 不久, 一艘 板屋船 從北而來, 使朝軍戰艦數增至13艘。 (戰鬥力猛地提升了近一成。)

朝軍新敗, 士氣低迷。 爲了重振軍威, 李舜臣 重拾獎懲制度, 雷厲風行地處罰了一批惑亂軍心的將領, 並重賞勇敢的士兵。 在對部下的訓話中, 李舜臣 提到:“我們已經退無可退了。 古人說‘置之死地而後生”, 如今我們只能以決死的意志來保衛國家了!” (下圖, 李舜臣 手書‘必死即生, 必生即死’, 正是《吳子兵法》中‘凡兵戰之場,立屍之地,必死則生 ,幸生則死’的奧義。)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與此同時, 李舜臣 還上疏朝廷, 駁斥 漢城 中許多官員對海軍悲觀的態度, 並希望 宣祖 收回裁撤水軍, 放棄 全羅道 沿海的成命。 疏曰:“自壬辰至於五六年間, 賊不敢直突於兩湖者, 以舟師之扼其路也, 今臣戰船尙有十二, 出死力拒戰則猶可爲也。 今若全廢舟師, 是賊之所以爲幸, 而由湖右達於漢水, 此臣之所恐也。 戰船雖寡, 微臣不死則不敢侮我矣 。” 這即是有名的 李舜臣 《出師表》。 (“臣不死則不敢侮我矣”, 問朝鮮上下, 敢發此豪言壯語者, 除了 李舜臣 還有何人?)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抵達殘兵集結地 回龍浦 後, 李舜臣 發覺離日軍太近, 便全軍西撤到 蘭浦。 但這並未能為朝鮮水軍贏得多少時間。 8月28日, 8艘日艦出現在 蘭浦 外海, 看起來像是探路的, 但實力也不比全部朝鮮海軍低多少。 已成驚弓之鳥的朝鮮士兵見日本人已到, 本能地撒腿就要跑。 李舜臣 見形勢危急, 親自披甲執銳, 登上旗艦, 一馬當先殺進敵陣。 衆部下見主將玩命, 不自覺血往上沖, 找回了早就被抛到九霄雲外的勇氣, 跟著殺出軍港, 將日艦趕了回去。

經此一戰, 朝鮮水軍終於重新找回了那支當年 文祿之役 時無敵雄師的感覺。

當然, 吃了小虧的日本人肯定不會甘心, 得知朝軍竟還有殘餘水軍, 日軍數百艘戰艦如怒濤般的反撲將隨時重來。 鑒於此, 李舜臣 又下令放棄 蘭浦, 移師 珍島。 珍島 位於 全羅道 海岸線的最西側, 之後便是茫茫 黃海。 如果 珍島 失守, 日本海軍便能長驅直入, 直指 江華島, 威脅 漢城! 可以說, 李舜臣 把全軍帶入了背水一戰的境地! 但爲什麽 李舜臣 要選在此危地與日軍決戰呢? 除了給全軍造成退無可退, 必須決死一戰的壓力外, 他還有什麽別的謀略嗎?

不錯, 除了人和, 李舜臣 還打算借用天時地利, 與敵展開最後一搏。 珍島 離朝鮮半島陸地極近, 之間的水域便稱爲 鳴梁海峽, 距離最狹窄處僅250米。 如果在此地迎擊, 日軍艦隊再龐大, 也無法展開, 只能以小部隊與朝軍對陣, 可謂一夫當關, 萬夫莫開之地。 更奇妙的是, 此地水文極爲復雜, 不但水流湍急, 高達 9.5 -11.5 海裏, 且有很多暗流, 漩渦, 潮汐瞬息萬變, 不要說外國人, 就連大多朝鮮人也無法掌握。 對 李舜臣 來說, 再也沒有別的地方能比 珍島 更理想的決戰戰場了。(下圖 鳴梁海戰 示意圖)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果然不出所料。 9月7日, 13艘日艦再度出擊, 佔領了被棄守的 蘭浦。 以此爲橋頭堡, 日艦艦隊主力源源而來。 不到一個星期, 蘭浦 已擠滿了數百艘戰艦。 而 蘭浦 離 珍島, 僅2小時路程! 形勢對朝軍來說, 真可謂危若累卵。 李舜臣 將13艘戰艦佈置在 鳴梁海峽 的出海口西側, 全軍炮口指向海峽之內, 嚴陣以待。 13艘 板屋船 都被臨時安裝了帶刺的頂棚, 做成簡易版的 龜船, 以防日軍仗著人多攀船。 同時, 李舜臣 還安排了數十艘小漁船, 遠遠地躲在日軍能勉強看見的水域, 造成朝軍兵力雄厚的假像。

日軍佔領 蘭浦 之後, 13艘戰艦便馬不停蹄地西進。 9月7日下午4時許, 兩軍終於在 鳴梁海峽 出海口遭遇。 雖然數量相似, 但小小的探路部隊怎是 李舜臣 對手? 13艘日艦很快招架不住, 掉頭就跑, 但並未跑遠。 入夜, 13艘日艦掉頭再來, 妄圖偷襲, 誰料 李舜臣 早有防備, 無法得手。 無奈的日艦隻得退回 蘭浦, 拉齊同夥一起找 李舜臣 算賬。

9月16日, 世界海軍史上最輝煌的戰役, 鳴梁海戰 打響。 清晨, 在主將 藤堂高虎 的率領下, 加藤嘉明, 脅阪安治, 來島通總 等率全軍330艘艦艇, 其中戰艦130艘, 運輸艦200艘, 從 蘭浦 傾巢出動, 一齊殺入 鳴梁海峽。 由於航路狹窄, 日軍艦隊被分爲4~5小隊, 魚貫前行。 由於早晨的海流由東向西, 日艦順風順水, 速度非常快。

眼見第一小隊即將開出 鳴梁海峽, 李舜臣 立刻下令全艦隊從隱蔽處殺處, 堵在日軍陣前。 雖然早知此海域有朝軍零散艦隊活動, 但由於船速實在太快, 日艦還是被殺了個措手不及。 經過一陣短暫的慌亂, 日軍看清敵人才聊聊十餘艘船, 信心倍增, 企圖一口吃掉這些不知好歹的車前螳螂。

李舜臣 的旗艦再度一馬當先, 沖在最前, 很快被日艦重重包圍。 剩下的朝軍戰艦見敵人實在太多, 心生懼意, 都在後面猶豫不敢上前。 李舜臣 大怒, 想回頭督促部下出戰, 可周圍日艦實在太多, 已經沖不回去了。 萬分危急期間, 李舜臣 對著最近的一艘僚艦大叫:“跑有什麽用? 就算你們現在逃脫, 又能躲過軍法從事嗎?!” 那些想逃跑的將領和士兵如夢方醒, 又感于主將勇猛無畏的精神, 都紛紛殺入敵陣, 與日艦殺成一團。 亂軍之中大批日軍爬上一艘朝艦, 幸虧臨時加蓋的外殼保護, 朝軍終於能以鈎鐮槍, 弓箭, 火銃等武器將日軍趕下海。

在 李舜臣 的指揮下, 朝軍集中火力攻擊一艘貌似旗艦日艦, 火炮火矢齊發, 直至將其擊沈。 從落水陣亡的日軍將士中, 有人認出了其中赫然有主將之一, 來島通總 的屍首! (朝鮮記錄稱其 馬多時, Matashi 的音譯, 即‘來島’。) 在前面提到 文祿之役 的 唐浦海戰 中, 李舜臣 擊斃日軍主將 來島通之。 這次他的兄弟又在 李舜臣 手下遭遇同樣悲慘的命運, 嗚呼哀哉。 自此, 控制日本 瀨戶內海 的海賊勢力 村上水軍, 其三大支柱之一的 來島水軍 遭到毀滅性打擊, 再也未能回到歷史的舞臺。

雙方激戰良久, 日軍竟不能衝破朝軍防線分毫。 13艘朝鮮戰艦如同怒海中的礁石, 在百餘艘日艦驚濤駭浪似的攻擊前巍然不動! 終於, 朝鮮人的海平線上出現了勝利的曙光: 鳴梁海峽 的亂流來了, 日軍早上的順水行舟的優勢頓消。 有的船還在前進, 有的卻被潮水往後推。 數百艘船狹窄的 鳴梁海峽 內, 被亂流沖得七零八落, 不成陣型。

見到日軍陷入混亂, 朝軍上下更是士氣大振。 李舜臣 下令全軍發動總攻, 日軍更是首尾不能相顧, 藤堂高虎 下令全軍急退, 但亂流之中, 日軍站都站不穩, 又怎麽搖得動櫓? 聚在一起的日艦在亂流的帶動下互相碰撞, 不是被僚艦撞沈, 就是被撞幾個窟窿, 更加慘不忍睹。 早前戰艦數量上的優勢, 此時此地反倒成了日軍的致命傷! 混戰之中, 連 藤堂高虎 也身中數箭, 受了重傷。 主將之一 菅達長 之子 菅正陰 戰死。 殘存的日艦灰溜溜地全部退回 釜山。 


據 李舜臣 日記記載, 鳴梁 一戰, 朝軍共擊沈日艦31艘, 擊傷無數, 而朝軍13艘戰艦無一損失。 更重要的是此戰之後, 日本水軍上下將士聽到 李舜臣 的大名便怕, 再度採取 文祿之役 期間的縮頭烏龜政策, 徹底放棄了打通通往 黃海 水路的戰略。

朝鮮人對 鳴梁海戰 的記錄中, 李舜臣 曾在戰前拉了一根大鐵索, 橫亙在海峽最窄處。 當日軍艦隊來時, 鐵索被沈入海底。 一旦日艦遭遇亂流, 被朝軍水軍反攻, 海峽兩岸被動員起來的百姓則一齊推動絞盤, 將鐵索升起, 阻止日艦後撤。 這樣, 日艦想跑也跑不動了。 可是這段記錄實在太過離奇, 不但這樣大的鐵索難以在倉促間弄到, 動員太多百姓更容易泄露朝軍奇襲的軍事機密。 李舜臣 和其侄子 李芳, 以及 柳成龍 等人的第一手記錄都不曾提到這根傳奇般的鐵索。 因此後世大多歷史學家都認爲這條鐵索是朝鮮人誇張和渲染出來的, 不予采信。

可不管如何, 李舜臣 以13艘新敗之水軍, 力抗十倍於己的強敵, 並取得擊沈31艘敵艦的輝煌勝利, 縱觀世界海軍史, 前無古人, 後無來者。 他以自己的實力向世人證明了“天才”這個詞的真正意義。 後來的許多海軍名將, 如曾爲英國擊敗 拿破侖 的海軍的 Horatio Nelson(1758~1805), 就高度讚譽 李舜臣。 明治維新 後的日本海軍將領更把 李舜臣 捧爲不可企及的海軍界傳奇。 東鄉平八郎 就說:“雖然我也認同世人將我和 Horatio Nelson 相提並論, 但我們都不可能及得上 李舜臣。 他是無人能比的!”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22/12/9 下午 03:40:41編輯過]

六字名號隨口出,佛光一路伴君行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09/1/16 上午 07:57:08
AI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獨孤求敗
文章:2735
積分:23572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9月24日
2
 用支付寶給AI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09/1/31 上午 09:49:13
凡夫俗子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頭銜:意淨言靈
等級:版主
文章:12835
積分:125547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7年6月22日
3
 用支付寶給凡夫俗子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轉貼】李舜臣詩文

一.名言:
必死即生 必生即死

二.詩:

贈別宣水使居怡
北去同勤苦,南來共死生,一杯今夜月,明日別離情。

無題六韻
蕭蕭風雨夜,耿耿不寐時,懷痛如摧膽,傷心似割肌。
山河猶帶慘,魚鳥亦吟悲,國有蒼黃勢,人無任轉危。
恢復思諸葛,長驅慕子儀,經年防備策,今作聖君欺。

閑山島夜吟
水國秋光暮,驚寒雁陣高,憂心輾轉夜,殘月照弓刀。

三.雜著

約束各營將士文
千古未聞之凶變遽及於吾東方禮儀之邦,嶺海諸城望風崩潰致成席捲之勢,鑾輿西遷生靈魚肉連陷三京宗社丘墟,惟我三道舟師莫不欲奮義效死而機會不適未展志願。今幸天朝遣大將軍李提督領十萬兵馬掃蕩箕城之賊以復三都,為臣子者,踴躍欣忻不知所言又不知死所也。自上遣宣傳官截殺大遁之賊片帆不返,丁寧下教五日再至當奮忠愍身之秋,而昨日臨敵指揮之際,多有巧避逗留之形者,極為痛憤,即當按律,而前事尚多,又有三令之法更教以效力,亦兵家之長策,姑容其罪不為,摘 約束辭緣一一奉行。

四.李舜臣墨寶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這是李舜臣在戰時體制的緊急狀況下,依照王命自行頒發命令的差帖文書,即職牒的一種特例。海軍戰鬥力急劇惡化的丁酉(1597)年末,用於向沿海地區的各義兵首領授予指揮權的正式公文,以便順利完成軍事任務。

這封親筆帖子是送達給興陽義兵首領申君安的。申君安字曉遠,家鄉是古甯,中宗39年(1544)出生于興陽縣監秀才之家。在武科及第, 曾擔任訓練院僉正,後在丁酉再亂時期在鄉里發起了義兵運動,活動於海上及陸地,並于同年12月接到了水軍統領的義兵長任命狀。之後,以沿海地區的7邑爲中心,持續開展了義兵運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于宣祖31年(1598)陣亡。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10/2/6 下午 03:07:47編輯過]

六字名號隨口出,佛光一路伴君行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09/11/8 上午 09:49:51
凡夫俗子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頭銜:意淨言靈
等級:版主
文章:12835
積分:125547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7年6月22日
4
 用支付寶給凡夫俗子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轉貼】【討論】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熊少宮:

我一直在想
如果朝鮮不是疏於防備
而是在日軍登陸前就派李舜臣迎擊於海上結果會如何?
應該很精采吧

佛羅多.柯達:

基本上當時李舜臣地位不高(全羅道左水使),且日軍是從慶尚道登陸,真要截擊,也應是慶尚道水軍節度使的工作。

不過慶尚道有釜山、濟浦、鹽浦三個對日開放的對口貿易港,照理說,慶尚道的水師應該是最為齊整的,但在日本兩次入侵,慶尚道水師幾乎都是廢物,完全派不上用場。




F公公:

熊大人..您顯然不太了解當時的朝鮮政情..李舜臣即使不死於日軍手上遲早也會被自己人誅殺..韓國一直到目前都有嚴重的地域歧視,李舜臣的全羅道水軍根本就像台灣把犯錯軍官調外島般的鬼地方,要不是慶尚道水軍一戰即潰也輪不到他出頭..他一出頭卻又兩次引來殺身之禍、差點掉腦袋..

其實開題的問題大概都可以在南蠻維基找到答案,南蠻子對交戰各方的評述非常專業且客觀!
英文維基-Japanese invasions of Korea (1592–1598)條目

像李舜臣這種被自家人歧視甚至仇視的待遇..韓文不敢寫、中日文不知道..還是南蠻子考據爆的料..

關於李舜臣..如果對本座引據的南蠻說法還有疑問,可以參照韓文版李舜臣條目(建議由韓文翻譯成日文-翻譯正確率較高)..正文中目前仍然質疑他的死因含有自殺成分-主要是他一死就可消解一族被判謀逆的罪名與清算..可以想見他的處境之艱難,另外韓版也提到一百韓圜上李舜臣戎裝+官服的肖像是鬼扯的..他根本從未被賜給官服..英雄背後總是有說不完的淒涼的故事咩^^

韓文維基 이순신條目

 

 

順便提提相關的歷史公案

先引述兩段朝鮮史書_(所幸當時無論朝鮮或日本都是用繁體中文寫書)

大司憲金榦撰寫的《厚齋集-原陵君實紀》

公諱均, 字平仲, 姓元氏, 系出原州, 高麗太祖, 統合三韓功臣, 兵部令諱克猷, 卽公之鼻祖也, 高祖諱蒙, 贈軍資監正, 曾祖諱淑貞, 贈兵曹參議, 祖諱任, 贈戶曹參判, 考諱俊良, 贈領議政平原府院君, 守慶尙左兵使, 妣贈貞敬夫人, 南原梁氏諱希曾之女, 公以嘉靖庚子正月五日生, 少驍捷有膂力, 登武科, 由宣傳官, 出爲造山萬戶, 討藩胡有功, 超拜富寧府使, 俄移鐘城, 從兵使李鎰, 破時錢部落, 至壬辰, 拜慶尙右水使, 是年四月, 倭賊平秀吉, 傾國入寇, 釜山東萊次第皆陷, 時公手下只有四船, 知勢孤不能敵, 留虞侯禹應辰守本鎭, 與玉浦萬戶李雲龍, 永登萬戶禹致績, 南海縣監奇孝謹, 退保昆陽海口, 遣裨將李英男, 往見全羅左水使李舜臣, 請與合力禦敵, 舜臣辭以所守各有界限, 不聽, 往返至五六不已, 會光陽縣監魚泳潭, 順天府使權俊, 馳詣舜臣力贊下海之計, 泳潭又自請爲先鋒, 舜臣始許焉, 未至, 公已與賊數次合戰, 焚獲賊船十餘隻, 軍聲稍振, 至五月六日, 舜臣領戰艦二十四隻, 與右水使李億祺, 來會于巨濟洋中, 七日黎明, 三道舟師齊進玉浦前洋, 賊船擺列, 望若蟻屯, 公鳴鼓直前, 衝其中堅, 舜臣等, 一時奮擊, 乘銳崩之, 遂焚賊船百餘隻, 燒溺死者, 不可勝計, 所獲賊船中, 得金圓扇一柄, 扇面當中書曰, 六月八日秀吉, 右邊書羽柴筑前守五字, 疑是秀吉付筑前守之物, 而是日所斬賊將卽筑前守也, 公善於突擊, 能以少破衆, 是以所向無敵焉, 八日, 聞大駕去邠, 率諸將西向痛哭, 一軍感動, 公前已遣弟, 獻俘于行朝, 至是, 與舜臣等, 又以捷報, 上大悅特加公嘉善..(下略)

李芬撰寫的《李舜臣行錄》

聞倭賊陷釜山, 公急召諸將, 咸集本營, 議以進討之事, 皆以爲本道舟師, 當守本道, 往討嶺南之賊, 恐非其任, 獨軍官宋希立曰, 大賊壓境, 其勢長驅, 坐守孤城, 未有獨保之理, 不如進戰, 幸而得勝, 則賊氣可挫, 不幸戰死, 亦無愧於人臣之義, 鹿島萬戶鄭運曰, 人臣平日受恩食祿, 於此時, 不效死而敢欲坐視乎, 公大悅厲聲曰, 賊勢鴟張, 國家岌岌, 豈可諉以他道之將而退守其境乎, 我之試問者, 姑見諸將之意耳, 今日之事, 惟在進戰而死, 敢言不可進者, 當斬之, 一軍股慄, 自後多奮願效死, 五月初一日, 遠近諸將, 畢聚於營前洋, 戰船二十有四隻, 呂島水軍黃玉千欲逃避, 斬之以徇, 初四日, 領諸將進至唐浦, 使人求慶尙右水使元均所在, 時元均戰船七十三隻, 盡敗於賊..(下略)

原陵君是慶尚右水使元均的諡號,他與李舜臣不和,進讒言罷免舜臣接任其三道水軍統制使(這是有爭議的說法、不少人認為此乃朝鮮王宣祖的猜忌所致)..卻無能喪師(漆川梁海戦)..導致舜臣再起時只剩13艘船可用、對抗日軍145艘..但舜臣還是大破日軍(鳴梁海戰)..

金榦(1646-1732)寫的是二手報導、李芬是李舜臣外甥-偏袒難免..這兩段180度相悖離的歷史紀錄大家得自由心證^^金榦的說法-李舜臣根本見死不就、李芬的說法則是元均無能..都是相當嚴厲的指控..本座提提自己的看法_

四大艦隊的朴泓一見日軍未戰而潰..把武器拋海、船隻自焚、人員逃亡..就不研究他

以情勢來說元均只有區區四條船是說不通的,對照日方的紀錄→他的艦隊是一交戰就逃亡的(日方紀錄是剩七艘與李舜臣會合),李億祺是皇族出身,與舜臣交好..舜臣沒落跑他應該是不會逃的-他後來在漆川梁海戰兵敗自盡。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10/5/14 上午 10:43:00編輯過]

六字名號隨口出,佛光一路伴君行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0/5/14 上午 10:36:25
ppo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頭銜:李小龍唯一傳人
等級:版主
文章:2045
積分:21864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10月9日
5
 用支付寶給ppo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本欄位提供給僅會員閱讀,非本站會員無權檢視精華帖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2/7/1 下午 12:40:15
凡夫俗子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頭銜:意淨言靈
等級:版主
文章:12835
積分:125547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7年6月22日
6
 用支付寶給凡夫俗子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轉貼】韓國國寶第326號-李舜臣長劍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李舜臣長劍:寶物第326號「이순신 장군의 장검」

這把長劍,明明是「長刀」嘛,是在西元1594年(宣祖27 年)4月,朝鮮名將李舜臣(이순신)在閒山島陣中,由當時有名的刀匠太貴連李茂生所作,刀總長197.5公分(刀片長137公分),重5.3公斤。

刀刃血槽塗紅。

李舜臣經常將長劍掛在牆上憂國憂民,一邊注視,一邊加強精神力。

劍的表面刻印真跡劍銘「三尺誓天 山河動色 一揮掃蕩 血染山河」 (삼척서천 산하동색 일휘소탕 혈염산하)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但韓國首都首爾世宗路十字路口的正中心的李舜臣尊銅執劍的為什麽是右手呢?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這麽一來,李舜臣需要經常用左手拔劍,但是歷史上並沒有記載說李舜臣是左撇子,由此引發了韓國人的爭議。

也有不少人批評把劍放在右手邊表示沒有拔劍的意思,也就意味著「投降」。

「李舜臣長劍」現存韓國忠清南道牙山市顯忠祠。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13/2/13 下午 09:18:15編輯過]

六字名號隨口出,佛光一路伴君行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3/2/13 上午 09:15:29

 6   6   1/1頁      1    
佛子網路世界的家 佛網 Buddhanet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0601]
頁面執行時間 00.10938 秒, 4 次資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