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盂蘭盆經講記
益西彭措堪布 編述
今天是二OO九年農曆七月十五,全國各地大大小小的寺廟都在舉辦盂蘭盆會,僧俗四眾、善男信女,為了報答累世父母的養育之恩,向十方僧眾陳設供養,憑仗十方僧的威神之力,加被父母脫離苦難、獲得安樂。
這個古老的佛教節日起源於《盂蘭盆經》目連救母的典故。遵照經中佛的教導:「佛弟子應念念常憶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常以孝慈憶念所生父母,作盂蘭盆,供養佛及僧眾,以求報答父母長養之恩」,佛弟子依教奉行,由此形成了一年一度的佛教節日——盂蘭盆節。
早在佛陀時代,印度就有興辦盂蘭盆會的活動。《大盆淨土經》記載,當年印度的頻婆娑羅王、須達長者和茉莉夫人等,為求滅除七世父母的罪業,都曾經依照《盂蘭盆經》造五百金盆供養佛和僧眾。
在中國,自從西晉三藏法師竺法護翻譯了此經之後,經中供養十方眾僧以求報答父母恩德的孝親思想與中國傳統的孝道觀念不謀而合,因此得到了中國帝王的倡導,一演而成為民間最普及的佛教傳統。據說,最早舉行盂蘭盆會是在梁武帝時代。《佛祖統紀》記載:大同四年,梁武帝到同泰寺供設盂蘭盆齋。《釋氏六貼》也記載:梁武帝每逢七月十五,就在各大佛寺設盆供養。從此,蔚為風氣,歷代帝王臣民都遵從佛制,興辦盂蘭盆會,報答父母、祖先恩德。比如,唐朝代宗、德宗等皇帝,都曾經親自陳設盂蘭盆供,代宗皇帝還把過去在寺院供盆的儀式改為在宮內道場設盆供養,並且供上高祖以下的七位先祖牌位,把皇帝的名字寫在巨幡上,從太廟迎入內宮道場。此外,《法苑珠林》記載:唐朝的國家大寺,像長安西明寺、慈恩寺等,每年都有送盆供養種種物品和舉盆的音樂人等等,並有送盆的官人,來者不一;民間信眾獻盆供養也非常之多。可見唐代宮廷、民間對盂蘭盆供的重視程度。
在歷代帝王鄭重其事地倡導下,盂蘭盆供被廣泛地傳入中國民間,成為上千年盛行不衰的佛事活動。
我們繼承佛教傳統開盂蘭盆法會,最關鍵是要遵從佛的教導,發起孝順父母的善心,以此孝心如法地供養十方僧眾,讓累世父母脫離痛苦、獲得安樂。因此,就要學習《盂蘭盆經》,從中深刻地理解「設盂蘭盆」的真實意義。在此基礎上,就能發起報恩的意樂和行為。
解釋經題和本經中心思想:
【佛說盂蘭盆經】
盂蘭是梵語,翻成「救倒懸」。三惡趣的痛苦無法描述,只能以倒懸作比喻。(倒懸:頭向下吊著。)盆是盛食物的清淨容器,一切碗缽都稱為盆。盂蘭盆,就是用種種乾淨的碗缽盛種種淨潔美食,供養十方僧眾,能救累世父母猶如倒懸之苦。倒懸是所救,盆是能救,能所合起來,叫做盂蘭盆,就是「救倒懸盆」的意思。
本經中心思想:
本經如同《地藏菩薩本願經》,是佛教的一部孝經,以孝順父母為中心思想。佛教雖有無量戒,但都以孝為宗;雖有無量行,卻以孝為首。所以,釋迦佛曠劫以來,常修報恩之行。目連尊者初成道時,就欲報父母之恩。要知道,這不只是成道之後才思念父母,念恩圖報,實在是以報恩的因緣而修持聖道。如地藏菩薩往昔做婆羅門女時,為救度母親發大悲心,「眾生界不空,誓不先成佛道」。諸佛菩薩發菩提心的因緣,大抵如此。(菩提心七因果修法,即知母、念恩、報恩,修慈、修悲,發增上意樂,誓取佛果,實為孝道的極致。這是以最長遠的眼光,觀察到無始以來流轉,生生世世由母親生養成人,如今諸母沉溺輪迴,感受無窮無盡的流轉之苦,由於不忍心捨棄諸母而發起報恩心救度母親。但是只給予父母人天快樂,並不能解脫生死,因此以大慈悲心欲拔除諸母一切苦、給予一切樂,並誓欲自己一人擔荷而發勇猛的增上意樂。之後又觀察到只有成佛才能以不可思議的身口意幻化,任運度脫諸母,由此誓欲取證無上佛果。這就是基於出世間大孝而發起了無上菩提心。)
總的來說,孝分世間孝和出世間孝兩種。世間孝,小孝奉養父母身口,大孝引導父母入道,道指世間安樂之道——三綱、五常、八德等等。出世間的孝道是引導父母對三寶生信心,皈依入於佛門,受五戒、行十善,得增上生。再引導父母出輪迴,了生死,最終得大菩提。又,世間法只對今生父母盡孝;佛法是救度生生世世的父母。
這部經中,目犍連尊者成道後為救拔母親,向十方僧眾供盂蘭盆,把墮餓鬼身的母親超拔生天,就是佛門大孝。如果從真如理體上解釋,那就更深,所謂「入天華光」,「天」解釋為第一義諦,也就是父母本具的法身。「入天華光」就是使父母入於法身、般若、解脫的涅槃三德,是最究竟的孝順。蓮池大師說:「親得離塵垢,子道方成就。」度父母出惡趣、出輪迴,才是真正成就了人子的孝道。但世間的小孝也是出世間大孝的階梯,也應當努力去做。這才是全面地理解了孝道。
【西晉三藏法師竺法護 譯】
譯師竺法護,月支人,在晉武帝時來到中國,住在甘肅敦煌,世稱敦煌菩薩。
正文分三:一、序分 二、正宗分 三、流通分
甲一(序分)分二:一、通序 二、別序
乙一、通序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結集三藏的阿難尊者說:當年我聽到是這樣的,一時佛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通序又名證信序。凡是佛經,都在經的開始加上一段表示「六成就」的序文,叫做通序,就是通於一切佛經的序。以六成就就證明是佛說的經,使人生起信心,所以叫證信序。
六成就即信、聞、時、主、處、眾六種成就。任何法會都不離因緣,時間、處所、主尊、聽眾等因緣聚合、機感相應,就從佛的智慧中自然流出教法,記錄下來,就是佛經。佛涅槃後,阿難尊者結集三藏,他以現場聽聞者的身分為大家作證:我當時是這樣聽佛說的,是在什麼地點、有哪些聽眾一起聽佛宣講。有了這樣的六成就,就證明不是道聽塗說,而是現場聽聞的佛的語言。換句話說,經上的文句,都是佛當年說法的真實記錄,就像錄音機錄下來的一樣。
這樣,佛弟子就會生起信心,儘管現在沒有見到佛,但當年佛說的就是經上這樣的法,這就成了最珍貴的佛的教言,成了最可靠的安樂之道的指示,成了佛弟子永遠應尊重頂戴的聖言。
這裡,「聞」是聞成就;「如是」是信成就;「一時」是時成就;「佛」是主成就;「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是處成就;眾成就省略,但由結尾的「四輩弟子,歡喜奉行」能見到當時有一同聞法的四眾弟子,具足眾成就。
乙二(別序)分六:一、目連道滿 二、知恩欲酬 三、攀慕遍尋 四、得見所在 五、悲哀往救 六、惡習難轉
「別序」也叫發起序。每部經發起的因緣各不相同,所以叫別序。特別發起這部《盂蘭盆經》的緣由,就是本經的別序或發起序。
丙一、目連道滿
【大目犍連始得六通。】
當時也就是大目犍連初證聖果獲得六神通的時候。
目犍連名為「尼拘律陀」,是印度一種樹的名字。因為父母祈禱了此樹而生下了他,所以就以此樹的名字取名。
他原先是外道,神通廣大,後來被佛度化。他和舍利弗最初聽到因緣的甚深義,就破了見惑(見煩惱)證得初果。不久,他就來見佛,佛說「善來」而得戒。他再按照前面所見的法義重複觀察,由此就得到了解脫無漏。前所未得的開始得到了,所以是「始得」。
六通指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神足、漏盡。通是無障礙義。天眼能見粗細色法,山河、房屋不能阻礙;天耳能聞遠近人和非人的聲音;他心了知別人的起心動念;宿命察見自己和六道眾生前世的事情;神足,示現種種變化;漏盡,如實了知苦集滅道。
丙二、知恩欲酬
【欲度父母,報乳哺之恩。】
目連最初證得聖果,最先想到報答父母的恩德。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十月懷胎,三年乳哺」,父母生育的恩德比山高、比海深。比如,母親懷胎十月期間,嚴格地約束著自己的行為,為了不使胎兒受傷,飲食、起居、身體的活動都非常小心。到分娩時,要遭受巨大的產難,像被百千把利刀割截身體一樣,全身疼痛難忍,心識迷惑,分不清東西南北。當見到孩子平安地生下來時,母親好像得到了如意寶一樣。聽到了孩子的聲音,就像聽妙音一樣喜悅。
「三年乳哺」,是指嬰兒在頭三年裡靠吃母親的奶長大。由於嬰兒隨時都要吃奶,母親常常一整夜都開胸在外。還有「推乾就濕」,母親在孩子尿床時,總把孩子推到乾處,自己睡在尿濕的地方。孩子常常拉得一身屎尿,母親沒有半點嫌棄,頻繁洗換,不辭辛苦。像這樣以乳汁養育、親手擦鼻涕、擦屎尿、喂著吃飯等等,就是「乳哺之恩」。父母的恩德重如泰山,不念報恩,就不是人類。不令父母脫離生死,就不是真正的報恩。
目犍連尊者雖然當初念念知恩,卻欲報無力,現在得了聖果,最先就想到要救度自己的父母。
丙三、攀慕遍尋
【即以道眼觀視世間。】
道眼指天眼,因為是由證道而獲得的,所以叫道眼。世間指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包括器世間和有情世間。
目犍連尊者在得道的此時,迫切地想知道父母現在轉生何處,他立即以天眼觀察三界,尋找父母的生處。
丙四、得見所在
【見其亡母生餓鬼中,不見飲食,皮骨連立。】
他看見母親生在餓鬼道裡,得不到飲食,長年饑餓,皮與骨頭連在一起。
據說,目連尊者是大富家庭出身,他的母親非常吝嗇,家裡的財富保護得很好,寧可壞了,也捨不得送人。即使饑荒年代,也把糧食收藏得好好的,見死不救。她在生時積了慳貪重業,所以轉生餓鬼,長年與饑餓乾渴相伴。在餓鬼的境界裡,百年不聞漿水之名,下至膿血、糞便等的穢物也無處得到;由於饑餓,皮膚、血肉變得乾癟,披垂的頭髮遮蓋了臉部;口裡極度乾燥,常常伸出舌頭來舔嘴唇。諸如此類都是慳貪製造的苦報。
丙五、悲哀往救
【目連悲哀,即以缽盛飯,往餉其母。】
「悲哀」就是感傷徹於骨髓,號叫動於天地。
孝子目連見母親饑餓痛苦,悲哀難忍,就立即用缽盛滿了飯,入到餓鬼道裡送給母親吃。
丙六、惡習難轉
【母得缽飯,便以左手障缽,右手摶食。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
目連母親一拿到缽飯,就馬上用左手遮住缽盂,右手把飯抓成團,還沒等飯進口,就已經化成火紅的熱炭,沒辦法吃到嘴裡。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本來是慳貪讓自己墮成餓鬼,天天在饑渴中煎熬。無奈習性難除,不思悔改,一遇境界,又馬上現行。一得到食物就下意識地遮住缽盂,生怕被其他餓鬼搶走;馬上摶食,只想自己吃個痛快,這樣的吝嗇心態還跟在生時一樣。
哪曉得萬法唯心,慳貪一起,美食便頓成火炭。如果當時能念及同類與自己一樣饑渴,發慈悲心,不忍獨自享用,一定會甘露充滿,自他超出苦輪。但她不改惡習,不除惡因,怎麼能超越餓鬼的命運?
所以,果報都是自己心造的,不關別人。目連尊者雖然自身解脫了煩惱,有大神通、有大孝心,卻根本消除不了母親的苦難。
甲二(正宗分)分三:一、目連悲泣陳情二、如來廣示法要 三、當機獲益脫苦
乙一、目連悲泣陳情
【目連大叫,悲號涕泣,馳還白佛,具陳如此。】
尊者看見母親業力太重,食物還沒進口就變成了火炭。雖然他神通廣大能震動世界、迴轉日月,卻竭盡神力也不能救拔母親。所以他大叫悲哀,火速返回,向佛詳細陳述以上的情況。
乙二(如來廣示法要)分二:一、簡示 二、正示
丙一(簡示)分五:一、彰母罪深 二、明子力弱 三、斥邪無用 四、顯正有能 五、許以救方
丁一、彰母罪深
【佛言:汝母罪根深結。】
佛說:你母親的罪根深不可拔。
罪根指造罪的根源——煩惱。目連母親心裡的慳貪,長時間反覆串習,是深;習性堅固,很難改變,叫結。在她墮為餓鬼時,一得到缽飯,就用左手遮住,右手趕緊抓食物吃,這就是慳貪的煩惱相。多生的習性,如油入麵,很難去除,所以說「罪根深結」。
丁二、明子力弱
【非汝一人力所奈何。】
佛說:你母親的罪業並非你一人的道力能除。
目連尊者只得到心自在——心從煩惱的繫縛中解脫,單憑他一人的神力,無法拔除母親的罪根。母親的業根,由於長久串習,根深蒂固。尊者能天眼徹視十方,神足入餓鬼道,卻沒辦法消除母親的業力。
丁三、斥邪無用
【汝雖孝順,聲動天地,天神、地祇、邪魔、外道道士、四天王神,亦不能奈何。】
佛說:雖然你孝順母親,震動天地,卻沒有足夠的力量救拔母難,其他天神、地神、邪魔、外道道士、四大天王的天神,更是無能為力。
沒有入正位,都叫做邪。天神、地神乃至四天王神都是具縛凡夫,即使集合他們所有的神通力,也不及目連一人的神力。福德力也是如此,經上說:集合萬億色究竟天的福德,與獨覺阿羅漢相比,百千分不及一分。目連尊者的無漏福力尚無能為力,何況天神、地神的有漏福德。
以上的鋪墊是要反顯大德僧眾的無上威力。
丁四、顯正有能
【當須十方眾僧威神之力,乃得解脫。】
佛說:現在你必須依仗十方眾僧的威神之力,才能拔除你母親的厄難。
「十方眾僧」指在十方世界中安住的如海僧眾,這種聖眾群體的力量,並非目連一人可比。「僧」是如理修學聖法的行者,超勝天神等非聖侶伴。十方如海聖眾,個個具足戒定慧功德,集合起來,威神之力不可思議,能使深結的罪根由此解脫。
僧是和合義,有「理和」和「事和」兩種。「理和」指共同證得無為;「事和」指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也就是通常說的六和敬。這樣的四人乃至無量人,都叫僧眾。具足事和、理和,叫真實僧;只具事和,叫清淨僧。真實僧寶能令勝義正法久住不滅;清淨僧寶能使世俗正法久住不滅。因此律藏上說:下至有五人持律,和合共住世間,便名正法不滅。佛滅度後,佛法命脈全賴僧眾延續,供養僧伽也就是普供三寶。所以僧伽極為尊貴,有大威神力。
丁五、許以救方
【吾今當說救濟之法,令一切難,皆離憂苦。】
佛說:現在我給你講述依仗僧眾神力救濟苦厄的方法,令一切苦難脫離憂苦。
以上知道了僧眾的威神力不可思議,但如何充分地接到僧眾的加持,下面就有必要宣說往上與僧眾相合的方便,以自身向上的悲仰來引發僧眾的慈心加被,由此感應道交,方獲救度。
丙二(正示)分二:一、教孝子獻供之法 二、教眾僧受供之儀
丁一(教孝子獻供之法)分五:一、定勝時 二、發勝意 三、設勝供 四、讚勝田 五、獲勝益
這一段,佛陀教導孝子獻供的方法,以求修集極大量的福德。
福德是一種緣起的法,由時間、發心、供養境、供養具等多方面的因素聚合而顯現。方法就是在因緣的各方面力求廣大,如果能在殊勝的時間、發殊勝的心、依靠殊勝的僧眾福田、供養殊勝的供物,以殊勝的緣起就獲得殊勝的福德。
戊一、定勝時
【佛告目連:十方眾僧,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時。】
自恣,又叫「隨意」,就是可以由別人隨意檢舉自己的罪過。僧自恣日,是指夏安居的圓滿日。依佛制,每年從四月十六開始,在一夏九十天期間僧眾聚集在一起安居,堅持戒律、皎潔其行,在最後一天(七月十五),僧行自恣法,就是僧眾集於一堂互相指出各自所犯的過失,在大眾中發露懺悔而得清淨,自生喜悅。
由於這一天,僧眾和合,互相勉勵,尊崇道業,改過遷善,容易成就出世聖果,佛見了非常歡喜,所以稱為佛歡喜日。是非常殊勝的時間。
戊二、發勝意
【當為七世父母,及現在父母,厄難中者。】
在這殊勝的吉日,應當發起借僧眾威力報答父母恩德的大心。也就是要懷著為救度苦難中的七世父母和現世父母的孝心來做供養。
不只是為救度今生的父母,而且為了救度七世的父母,這就是「發勝意」,發了殊勝的心。
但也要知道,七世只是隨凡夫狹劣的心量簡單講的,如果能夠深信僧眾是殊勝福田,發菩提心,廣修供養,那麼發心就不只是為了救度七世父母,而是為了救度恆沙劫來的父母、六親,使他們同出苦輪。我們要發這樣的心。
戊三、設勝供
【具飯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錠燭,床敷臥具,盡世甘美以著盆中,供養十方大德眾僧。】
成辦殊勝供養,要具備兩個條件:一、供養具,盡世甘美;二、供養境廣大,普供十方眾僧。
供養具包括滋養身體的食物、焚薰的妙香、塗手腳的油、休息的臥具等等。「具」是營辦;「飯」指食品;「百味」指種種美味,飯、餅、酥酪、醍醐等等;「五果」指根、莖、葉、花、果,包括各種蔬菜、瓜果;「汲灌盆器」,「汲」是汲取,「灌」是倒,指洗浴的器具,必須清淨;「錠燭」是燈燭;「盡世甘美」是把世間的好東西都拿來供養;「盆」指種種如法清淨的碗缽,羅列供養,總的叫「盆」。總而言之,凡是僧人能使用的物品,都可以作供養。供養境是十方世界無量的大德僧眾。
有人疑惑:我條件差做不到「盡世甘美」。蕅益大師說:「富則羅天下之珍奇,貧乃竭一人之力量,惟誠惟懇,無惜無慳。」可見「盡世甘美」是指盡到自己的心,盡自己的能力做。但是,有條件能多供只少少供一點,或者能供好的卻供差的,就是心有慳貪。
又問:我只能供養現前幾個僧人,如何供養十方眾僧呢?
答:這是佛教我們供養時要運心觀想:這些供養物,我普供十方眾僧。自己供養的心量拓展開了,就能給父母種大福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