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加入最愛
聯絡我們
論壇幫助
dvbbs

>> 歡迎各路網友一起討論分享。
搜尋更多此類問題 
佛網Life論壇佛網Life論壇【佛教類】討論區讀書討論版(Life論壇) → 【不昧因果」與「不落因果」有何不同?試答如下供參

您是本帖的第 376 個閱讀者
樹狀 列印
標題:
【不昧因果」與「不落因果」有何不同?試答如下供參
Terminator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風清揚
文章:2075
積分:23168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7月13日
樓主
 用支付寶給Terminator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不昧因果」與「不落因果」有何不同?試答如下供參

「不昧因果」與「不落因果」有何不同?試答如下供參。


「不落因果」與「不昧因果」,一字之差,為何結果迥異呢?


讓我們來考察一下「昧」字的含義。《說文解字》上說:「昧,爽旦明也。從日未聲。一曰闇也。」


「闇」是「昧」 的原始義,其引申義就是「糊塗,不明白」的意思。「不昧」就是「不糊塗,明白」。


「不 昧因果」就是明白因果的道理,不被因果的道理所矇蔽。「不落因果」就是擺脫因果法則,不受因果律的束縛。這是很愚昧的。因果法是三千大千世界的總法則,一 切眾生都不能擺脫它的約束。不論是佛、菩薩,還是凡人,乃至於一切事物都是如此。佛、菩薩之所以異於凡人及其他一切眾生,能夠不墮輪迴,原因之一就在於他 們識得並明白這個道理,也就是所謂的「覺」或「悟」。


是什麼意思?就是「覺」的意思。當然,「覺」的內容很多,但認識因果輪迴的道理就是其中之一。那些想通過修習佛法或其他的修行方式以求達到擺脫因果律束縛的人,簡直就是海中撈月,到頭還是一場空。更甚者,不但達不到目的,還會越陷越深,離修成正果愈來愈遠。就像故事中所講的那個老人,只因沒有悟道,只因一 句「不落因果」就墮入輪迴五百年。而當禪師告之「不昧因果」時,言下便悟,免脫野狐身。所以,「不落因果」與「不昧因果」雖僅一字之差,卻是代表了悟與迷 兩種狀態,真可謂「差之毫釐,謬以千里」。這也就是悟道與迷妄的差別。

--------------------------------------------------------------

以下是「不味因果」的公案


「野狐禪」是中國佛教史上一個著名的公案,源於著名的禪宗大師、佛教禪林制度的創始人百丈懷海禪師。


故事講的是百丈禪師每日上堂講法,經常有一個老人聽法,講法完畢後並隨眾散去。有一天卻站著不去。


百丈禪師於是問道:「立者何人?」


老人說:「我於五百年前曾住此山。有學人問:大修行人還落因果否?我說不落因果。結果墮在野狐身。今請和尚代一轉語。」


禪師說:「汝但問。」


老人便問:「大修行人還落因果否?」


師云:「不昧因果。」


老人言下大悟,辭別禪師說:「我已免脫野狐身。住在山後。乞師依亡僧禮燒送。」


第二天百丈禪師令眾僧到後山找亡僧,眾人不解,師帶眾人在山後大盤石上找到一隻已死的黑毛大狐狸。齋後按送亡僧禮火化。後來「野狐禪」就用來代指那些不悟道、生妄念的修行者。

-------------------------------------------------------------

修忍辱可不是叫人憋著


 發佈:君合 

 

  請問:俗話說,士可殺不可辱!可佛家卻叫人修“忍辱”,為什麼要這樣?


  法清法師:菩薩修行有六個法門,分別是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這裡所說的忍辱,可不是要人使勁憋著。因為憋著,就好像是築了一道堤壩,非但解決不了問題,反而是在蓄積能量,一旦爆發,可不得了,會出大事。佛說的忍,實際是化解之意,先無條件地接受,然後將其化於無形。


  那麼,怎麼化呢?化當然是需要條件的,那就是智慧。而智慧,就是明瞭事物的本質。


  首先,別人找你麻煩、對你發脾氣、暴跳如雷,是別人自己的思維和情緒使然。他心裡有了問題,想不開,鬱積了負面能量,需要發作。你如果不讓他發作,他會憋出病來。因此,允許他發作,當他的垃圾桶,等於是在救他,是一份功德。但是,你當垃圾桶時,一定要把底卸掉,否則自己也會出問題。把底卸掉,就是讓那些負面能量即來即去,絲毫不停留。你要明白,別人喜歡你,不是永遠不變的;別人不喜歡你、恨你,也不是永恆的。你若當真,就等於著相了,就會生煩惱了。再者,你若接招,說明你和他水準一樣。


  其次,也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俗話說,一個巴掌拍不響!這世界上從來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一個人對另一個人好或不好,都是有原因的。這因可能來自於過去世,也可能來自現在時!碰到被侮辱的境況時,一定要問自己:他為什麼不找別人,專找我呢?然後反省自己,看自己在哪些方面做的有欠缺、不圓滿。碰到問題,一定不要怨天尤人,要在自己身上找原因。然後,再想辦法去化解。冤家宜解不宜結,冤冤相報何時了!轉惡緣為善緣,才能拯救自己、解脫自己。


  明白了忍辱是怎麼回事,就應該知道,忍辱表面上是吃虧,實際上是在還債,還有助於治療自己的“瞋恚心”,同時也是檢驗自己修行功夫的大好機會,因此,不僅不應該責怪給你氣受的人,反而應該感謝人家。


  ——據法清法師開示整理

 

(轉自學佛網:http://www.xuefo.net/nr/article26/255480.html )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8/6/4 上午 08:12:29

 1   1   1/1頁      1    
佛子網路世界的家 佛網 Buddhanet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0601]
頁面執行時間 00.06250 秒, 4 次資料查詢